“新常態”下,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速度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由未來期望的V型或者U型增長變成了L型增長,但文化創意產業卻在當前情況下由中低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文化產業靠印刷業、文具業的帶動,獲得了輝煌成就,我國被世界銀行確定為文化產業產品輸出大國。但實際上,文化工具和文化制造業的發展并不能代表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我國的出版業和演出業等都還不能占據文化產業發展的高端。在目前情況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從中低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形成了“剪刀差”,隨著創新熱潮的推動,我國文創產業已擺脫原有的發展方式,正走向原創力發展的歷史性階段。
結構升級帶來了文創產業自身的確定性
經濟結構的不斷升級和企業的升級換代,使文化創意產業改變了它自身原有的屬性,向著更加跨界的方向發展。在這個跨界發展的過程中,它首先要在過去單獨的文化產業、文化部門管理范圍進行擴展,即按照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經歷從文化產業到創意產業再到全球創意經濟這樣一個整體發展的系列。從總體上講,過去文化產業只是出版業、印刷業、演出業、旅游業以及依托于文化行業的工具業或者制造業,但現在,文化創意產業要成為整體經濟發展的引擎和核心。
那么,這個目標要如何實現?國務院2014年10號文件提出,文化創意產業要為七大類企業服務。在這七大類企業中,第一類是裝備制造業、重工業;第二類輕工業,就是所謂的消費品業;第三類信息業,但不是單純的信息業,是文化和整體的結合、文化和產業形態的結合;第四類建筑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房地產業;第五類是旅游業;第六類是農業;第七類是體育產業。這是一個根本性的思路上的轉換。
把創意放在核心,通過創意設計對產業進行全面提升,文化產業由過去在小部門類的產業形態變成了一個作為引擎式的、作為基礎的、推動型的產業形態,它自身的使用率得到了大大擴展。2014年10號文件在開拓性方面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思維,跨界的、融合的文化創意經濟理念被提了出來。
目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以前,文化產業把報刊業、演出業、旅游業,尤其是特色旅游、紀念品售賣推在前面,而現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互聯網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文化創意產業乃至創意經濟的領軍產業。
文創產業動力機制進入財富驅動階段
根據西方著名經濟學家波特的理論,我國經濟大致將沿著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財富驅動這個方向發展。我國在第一個要素驅動階段經歷了二三十年,當時主要依靠廉價的勞動力、礦產資源、土地、空氣、水,為此我們付出了汗水和生態環境。
第二個是投資驅動的階段,這個階段發展十分迅速,目前獲得的高額的發展基本是通過投資驅動獲得的。我們建設了全世界最多的高速鐵路,建設了全世界最多的鐵路網,建設了全世界最多的機場,我們也進行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城市化改造。所以斯蒂格利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特別談到,在21世紀,世界最大的兩件大事,一個是美國所提出的新經濟,也就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發展方式,第二個就是中國提出的城市化改造。現在中央提出創新驅動,并明確了創新是五大發展理念核心中的核心。
目前,我們不僅處于創新階段,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過程中,我們還進入了新的財富驅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的精神、文化、心靈、美學、修養、養生、養老等需求迅速提升,人們追求個性化全面發展,追求體育保健、休閑娛樂、生活質量的提升,這是一個精神產業發展的歷史節點。
文創產業發展形態實現了升級換代
新技術改變了社會經濟文化生態和人類生存的方式,我們的基本生存方式已經發生了非常重大的變化,這可以概括為“大、智、云、移、自、小、微、新、特、融”。所謂“大”,即大數據。美國在2011年提出來推動大數據的發展,2012年得到落實。美國總統奧巴馬成立大數據辦公室,確定了美國未來在大數據方面要領先于世界。到了2014年,美國發布了大數據白皮書,認為未來在社會發展和競爭中,大數據人才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未來需要更多的大數據分析師、首席大數據運營官以及其他有關大數據的一系列人才。
對于大數據未來人才的培養,將會決定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必須特別加以推動。比如,在2015年中國影視業的一次評獎活動中,沒有一個評審專家,全部靠大數據直接抓取數據獲得。這個評獎方式和大多數評獎活動不同,顯得更加公平,更加具有說服力。
而在移動網方面,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從互聯網的形態進入到移動網的形態。移動網在整體發展中具有領先的、主導的、前沿的地位。同時,在傳媒領域里,自媒體的發展已經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如今,手機是所有傳輸工具中獲得信息量最大的,手機的功能在移動網的前提下,已經成為自媒體最重要的發散方式,自媒體全面改變了目前文創產業的傳播方式。
從文創內部看,中國互聯網相關的文化創意行業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的高端產業、核心產業、領軍產業和先導產業,成為真正的支柱型產業。在世界上,美國有一支力挺經濟發展的文化航空母艦。這個文化航空母艦以蘋果、微軟、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為代表。在美國制造業中資金最為雄厚的美孚石油,它的市值目前有3000多億美元,而微軟的市值是4000多億美元,谷歌的市值大概在6000到7000億美元。而在中國,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產業加起來也達到了相當大的程度,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可以和美國的航母艦隊群進行抗衡或者媲美的艦隊群。但是,這支航母艦隊群與美國的大型航母艦隊群還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需要我們在新的條件下對它進行進一步提升、改造,進一步推進、滋養。
我國目前文創產業的發展方式是基于時尚型的排浪式發展,文化創意的前沿產業形態在不斷推陳出新。在文創產業發展方面,以民營企業家提出的互聯網思維進入到“互聯網+”,達到“思維融合”,是我國在整體發展中的一個重大戰略選擇。
十大熱潮展現中國文創產業新創造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已經走過了初級階段,向創意、創新的更高內容發展,原創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這主要表現在十個方面。
第一,視頻直播與網紅經濟,視頻直播被估值為有580億元以上的未來產值,網紅經濟也具有500億元以上的發展前景;第二,中國IP與泛娛樂,由中國原來的網絡小說轉化而成的中國IP的轉移,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成為最熱的泛娛樂發展形態;第三,VR、AR和MR,也就是我們知道的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以及融合而造成的新的MR形態;第四,網劇、網絡大電影的興起;第五,文化眾籌,以《大圣歸來》為例,其通過眾籌完成拍攝后,獲得了巨大的效益;第六,電子商務、跨境電商與eWTP世界電子貿易平臺;第七,微信公眾號、手機欄目以及企業運營的商業模式;第八,文化金融與藝術金融的發展;第九,網絡虛擬園區、集聚區有了新的發展,以前70%至80%的園區不賺錢,現在網絡上的虛擬園區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第十,國際文化投資“走出去”的勢頭不減,而且在進一步加大,成功率也越來越大,
這未來的十大創新的熱潮,展現了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新創造。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文創產業擺脫了過去潮汐型的、跟隨型的、模仿型的發展方式,已經走向了原創力發展的新的歷史性階段。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全文根據金元浦先生在“2016甬港文化產業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有刪節。該論壇由寧波市政府主辦,寧波保稅區管委會和香港寧興公司承辦。)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