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涵蓋理工農醫等學科,涉及土木建筑、城鄉規劃、農業園藝、風景園林等領域,可以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多年來,我們偏重于財力上的幫扶,高校農指員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高校智力資源未能與基層有效對接。這一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市農村指導員工作有力推進的一塊短板。因此,發揮高校優質智力資源,構建校地合作幫扶大格局,是我們今年工作的重點。市農指辦積極為高校與鄉鎮牽線搭橋,促成寧波大學、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浙江萬里學院分別與余姚市鹿亭鄉、象山縣新橋鎮、象山縣高塘島鄉簽訂了合作協議,有力助推高校智力資源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把脈問診,做好美麗鄉村頂層設計
組織專家團隊,根據當地資源優勢,做好美麗鄉村全域規劃,努力為當地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咨詢。如余姚市鹿亭鄉聘任寧波大學中歐旅游與文化學院教師項怡嫻、建筑工程與環境學院教師王聿麗分別擔任美麗鄉村旅游發展顧問和美麗鄉村項目建設顧問。象山縣新橋鎮聘任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潘沁教授、旅游學院張建慶副教授、景觀生態環境學院易軍老師為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發展顧問。浙江萬里學院由商學院牽頭、其他學院配合,做好象山縣高塘島鄉的美麗鄉村規劃藍圖編制工作。
改善環境,推動美麗鄉村點面成片
立足培育一批美麗鄉村示范村、風景線和示范鄉鎮,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分類創建工作,推進風景線提標升級,將一個個“盆景”打造成一道道“風景”。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為象山縣新橋鎮開展美麗鄉村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和美麗庭院建設,規劃設計美麗鄉村視覺形象,包括徽標、字體、環境導視等;篩選100個左右基礎較好的民戶庭院,以庭院綠化、美化、潔化、序化、文化為目標,加強改造設計,打造精品特色庭院,美化鄉村環境,提升鄉村品位,形成新橋鎮美麗庭院建設的區域特色。
提標升級,推進美麗鄉村產業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美麗產業作支撐。各院校依托自然山水、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等資源優勢,幫助結對鄉鎮發展鄉村民宿、農耕體驗等多種業態。如浙江萬里學院為象山縣高塘島鄉做好灘涂圍墾后形成的6000畝濕地的業態規劃,發展創意農業、創意旅游等產業;派出農指員為該鄉引進水果新品種,開發水果深加工技術,打造電商銷售平臺等。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結合象山縣新橋鎮當地風土人情、旅游特色,對民宿進行專業設計與改造,注入先進的經營理念與服務方式,首批打造10家精品民宿客棧;同時,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對從業人員的職業禮儀、職業素養進行系統化培訓,提升客棧服務的軟實力。寧波大學也幫助余姚市鹿亭鄉進行民宿改造提升工作。
搭建平臺,助力美麗鄉村品牌推介
通過社會實踐基地、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加強聯系,有效推薦當地鄉鎮的旅游等資源。寧波大學在余姚市鹿亭鄉建立了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新農村建設實踐基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教學基地和鄉村旅游產學研基地,浙江萬里學院、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分別在象山縣高塘島鄉、新橋鎮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基地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年組織師生到鄉鎮開展寫生、攝影等社會實踐活動和科技服務工作。浙江萬里學院由文化與傳播學院負責維護象山縣高塘島鄉的微信公眾號,重點推介柑橘、西瓜、火龍果等有“高塘島制造”品牌認證的有機農產品,大力推介高塘島鄉的旅游資源、漁業資源等,不斷擴大高塘島鄉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林依臻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