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是關鍵。為不斷改進黨建引領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近年來,寧波在“強堡壘、強隊伍、強法治、強陣地、強服務、強保障”等方面苦練功夫,創新提出“黨建+”激發基層黨組織活力,為寧波躋身全國大城市第一方隊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近期,市委提出要把創新社會治理全面加強基層基礎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固本強基的首要課題,探索推行“黨建+”模式,深化拓展“區域化”“領頭雁”和“雙走雙帶”等有效載體,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生機活力,著力推動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全面加強、全面過硬。
“黨建+區域化”
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
要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和產業布局、行業分工、黨員流向的新變化,進一步健全完善已有的區域化黨建10種模式,構筑“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黨組織架構網絡。
在農村地區,著眼優化調整村黨組織設置,組建“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協會+支部”的跨區域產業型黨組織,試點組建農村區域化黨建聯合體,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聯動提升。
在城市社區,推行“大黨委制”,吸納區域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黨組織負責人進社區黨委班子,統一調配、集約利用區域內黨建資源和公共服務資源。
在產業園區、大型商貿區、商務樓宇及外來流動人口相對集中地,以“人緣、地緣、業緣”為紐帶,組建區域性黨建聯合體。
與此同時,同步統籌跟進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空心村”以及村改居、新建社區等區域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黨的組織和工作有效覆蓋。
“黨建+領頭雁”
強化基層干部隊伍建設
為了在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進一步發揮好“領頭雁”的作用,一方面,在充分完善“競標選才”選拔基層黨組織書記的基礎上,探索推行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異地任職”、鄉土能人“返鄉任職”、機關干部“駐村任職”等模式,把干事創業有思路、村務管理有規矩、服務群眾有感情、帶領隊伍有辦法、廉潔公道有口碑的“五有”黨員人才選拔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上來。另一方面,強化待遇保障,按照不低于上年度所在鄉鎮農民人均純收入2倍的標準,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基本報酬,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年平均收入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5倍。
加強對村干部日常管理和監督考核,試點建立村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制度,細化明確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候選人、自薦人資格條件,同時從嚴抓實村干部競職承諾、創業承諾、辭職承諾,暢通不合格村干部退出機制。
“黨建+雙帶雙走”
深化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按照“急事難事見干部、政策宣傳見干部、化解矛盾見干部、項目推進見干部”的要求,拓展完善以“帶著感情經常走、帶著問題及時走”為主要內容的“雙帶雙走”走親連心長效機制。
實行農村黨員干部普遍聯系農戶制度,建立基層黨組織公共服務清單,完善“微心愿”認領公益平臺和“兩新”組織“公益集市”運行機制。
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建立健全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委會為主導,村民為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駐村單位、群眾團體、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村級治理架構。
著眼基層“職能瘦身”,全面落實村(社區)事務準入制度,制定村(社區)組織依法依規履行和協助黨委、政府工作事項清單。
建立鄉鎮(街道)機關干部聯系服務網格制度,整合村(社區)干部、村(居)民小組長、村(居)民代表和駐區單位和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配齊配強專職、兼職網格員,推進服務管理力量下沉。
責任編輯:林依臻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