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的重要舉措,不僅對現代制造、電子商務、金融行業等經濟部門產生重大影響,也在社會治理領域催生新的變革,打破長期以來制約社會創新的藩籬,激發社會新活力。
在“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是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參與管理社會事務的重要渠道,是實現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的重要途徑。海曙區主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堅持從頂層設計、數據整合和創新實踐入手,大力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動了社會服務管理從“粗放”向“精細”轉變,民生服務從“分散低效”向“智能互動”轉變。
“三著眼”構筑治理新體系
海曙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和支撐,構建以人為本、網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撐、社會化服務的“一本三化”新體系,基層社會治理呈現出嶄新氣象。
著眼統籌,提升保障合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有效形成社會治理合力,關鍵在于實現“三合一”。規劃合一。實施“一朵云(政務信息資源中心)、一雙眼(視頻監控中心)、兩張網(光網城市、無線城市)、一個社區(智慧社區)、一張桌面(智慧政務應用)、兩個園區(電子商務園區和跨境貿易園區)”等信息化項目,指定牽頭單位,逐項落實責任單位。平臺合一。堅持以政府大數據為主干,全面梳理各部門的服務管理事項,提升政務、公共、市場“三個服務”水平。經費合一。加強政府信息化項目建設投入,確定由區經信局統一管理建設經費,避免部門之間分散建設、資源浪費等問題。
著眼整合,推進數據共享。大數據正快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諸多領域,大數據挖掘、分析和管理的能力,成為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關鍵因素。沒有大數據的容量,就無法產生大數據的量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海曙著眼抓“三個數據”:一是抓部門數據。堅持“共享是常態,不共享為例外”原則,打通部門數據壁壘,將分散在不同部門、行業的公共數據,匯集到全區統一的公共數據中心。二是抓網格數據。構建全區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實行“網格長+網格員+網格指導員”管理模式,規范信息采集報送制度,做到一次采集錄入、多方共享共用。三是抓平臺數據。依托81890、區行政審批中心等平臺,歸納整理各類民生數據,并通過分析處理,獲取民生信息。
著眼應用,釋放數據紅利。數據整合的目的是為了應用。通過對各類數據的分析、挖掘及使用,有效發揮數據作用,為基層社會服務管理提供更多更強大的輔助,提升社會治理精準化;通過對傳統管理流程的結構重組,將相關的審批和辦理事項整合到統一的服務平臺,縮短辦事時限,減少流轉和積壓,目前全區22個部門133項行政許可事項錄入政務服務網,事項網上受理率達96.22%,網上審批率達100%。
“三統一”強化治理新支撐
圍繞“統數據、搭平臺、守安全”三個核心任務,海曙積極運用大數據手段,深入探索大數據時代基層社會治理路徑,以現代信息化技術為手段,整合區域信息化平臺,著力打造線上線下互動模式,實現“讓數據多跑腿,讓群眾少跑路”目標。
統一數據共享。信息的“共享”是“互聯網+”時代社會治理協同的基礎。“共享”社會大數據,是開放政府數據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是實現社會多元治理主體“合作創新”的關鍵之舉。海曙建立“數據集中交換、資源多方共享”的共建共享機制,打造“一中心,兩平臺”的數據共享服務體系。“一中心”即區政務信息資源中心,現已實現公安、計生等在內的35個黨政部門數據的共享交換。“兩平臺”即視頻資源整合共享平臺和地理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目前已實現公安、城管等四部門3377余個視頻監控資源納入共享,并形成一體化的地理數據資源應用服務與管理機制。
統一工作平臺。圍繞橫向打通部門間信息渠道,縱向把從區到社區的社會治理工作貫通起來的目標,依托數據資源整合,自主研發并建成街道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系統統一設置“事件處理、基礎數據、網格地圖、統計分析、效能考核、基層黨建”6類基礎功能和“主動服務”1類特色功能,開發統一的“E寧波”手機APP終端,網格管理人員只需用一個終端就能完成事件處理、信息采集等工作。
統一安全保障。成立區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明確責任劃分,并完善信息安全相關配套制度建設,編制信息安全手冊,制定信息資源的使用制度。同時,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定期開展信息安全檢查,落實有害信息發現、過濾,用戶日志留存等管理要求,做到有效監控。
“三立足”提升治理新高度
堅持“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理念,海曙探索建立街道社會服務管理綜合指揮室,借助“基層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著力提升街道社會服務管理中心效能。
立足高效,轉變運行機制。針對過去工作決策中依賴聽匯報、信息相對單一的實際,依托街道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建立社會服務管理綜合指揮室,通過對網格信息的梳理匯總、篩選過濾、綜合研判,全面承擔街道網格化工作的協調指揮、任務指派、力量調度、工作督查和考核評估等職責,進一步增強了決策的前瞻性和指揮的權威性,使街道社會服務管理工作更加富有效率。
立足協同,打通信息通道。街道社會服務管理綜合信息系統的運行,打通了條線的信息通道,保證了基層社會治理信息在網絡上的瞬息流轉。通過網絡“派單”,及時將重大網格事件向上流轉至涉事部門并報區備案,網格事件流轉處置在網上全程留痕,克服了事件處置中報批環節多、程序相對繁瑣等問題。新的信息通道增強了部門、街道之間的互動性和協同性,使服務管理更加有序有力。
立足精準,創新服務方式。網格移動終端與綜合指揮平臺的有效對接,實現社會治理基礎數據的流轉匯總,促進了“兩網”融合。通過對系統中文字、數字、音(視)頻等海量數據的統計分析,及時把握群眾需求,及時推送個性化服務,有效避免回應群眾需求手段和方式比較單一、時效性不夠強等不足。
(作者單位:海曙區委政法委)
責任編輯:毛思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