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推進,許多教學方法逐漸開始受到關注。其中,角色扮演法生動、形象的特點,受到許多師生的歡迎。尤其是在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方面,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專業知識,并積極與教師進行互動,準確把握課程要點。在本次的討論中,筆者首先對角色扮演法進行基本的分析,然后對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最后再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分析在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應用角色扮演法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會計實訓屬于會計專業能力提升的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較強的課程,實訓是對此課程內容的進一步完善和必要的補充。會計實訓的目的就是要讓會計專業的學生通過實訓后,能夠減少學生出現了解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十分匱乏的情況。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才是實現更好工作效率的必經之路,培養學生更加靈活的會計運算能力,學習的同時檢驗學生的會計核算知識等的掌握情況,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在會計實訓課程中,以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難以激起學生的興趣的,既有相關法規及制度,也有對會計核算原理、企業運算準則等的應用,在教授這些內容時,需要學生真正融入到課程和訓練中去,才能將這一門課程的意義體現出來。而如何讓學生融入進去成為了許多教師思考的問題,新穎的教學方法有許多,比如情境教學法、圖式理論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其中,角色扮演法的使用受到廣泛的好評。因此,筆者針對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等問題,進行了探究和討論。
一、角色扮演法概述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一種情境模擬活動,也就是說,角色扮演是指根據被試者可能擔任的職務,由教師或教導者來營造一個與該職務實際根據相似的情景環境,將被試者安排在模擬的、逼真的工作環境中,要求被試者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用多種方法來測評其心理素質、潛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角色扮演理論主要有兩位學者的觀點,首先是米德的“角色理論”,米德認為:“每個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人際互動中實現的”。這是因為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每個人都在學習和扮演他人的角色來發展,也就是說,人是一個結合了他人與自己看法的總和,也是各種角色的總和。還有就是學者班杜拉對角色扮演的看法,班杜拉在研究中發現,人的社會行為是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的,在這個“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不用什么獎勵或強化,甚至也不需參加社會實踐,只要通過對榜樣的觀察,就可學到新的行為。這是一種“無償式學習”,是通過形成一定的行為表象來指導自己的操作和行動的。
二、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實訓課程中的應用
角色扮演法應用到會計實訓課程中,讓學生能夠在學校里就能夠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去接觸自己未來可能會從事的工作,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真實的模擬情景,真實地體驗一下會計工作者的工作內容、工作中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等等,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了解到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積極加以改進和提高。同時,還可以以角色扮演法來對學生進行測試,檢測學生的判斷能力、決策能力、領導能力等等,在實訓教學課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課前準備
要有效實現角色扮演法的應用,課前準備就一定要到位。做好了課前準備,不僅能夠讓實訓課程更加真實,還能夠讓學生重視實訓課程,并在課程中發揮好自己的能力。筆者認為,角色扮演法應用與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的課前準備,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展開:
①建立合理的情景環境。真實的環境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處理問題時不會出現應付了事的情況,并將自身的真實情況表現出來。因此,一定要建立起真實、合理的情景環境。筆者認為,可以在學校中設立一個專業的會計實訓課程教室,根據實際情況中會計所處的環境來進行設計,讓學生感受到一個真實、嚴肅的實訓場景。
②準備好充足的實訓材料。對于會計工作者來說,在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日記賬、總賬、明細賬、科目匯總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專業用品,以及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封皮、賬繩、裝訂機、剪刀等,都要準備完善,讓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不會發生材料不夠而影響訓練效果,同時讓學生在實訓的過程中就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在未來的工作過程中能取得更好的成就。
③角色設置。要體現出環境的真實,角色的設置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讓每個學生都去扮演“會計”,會計主管、總賬會計、成本會計、出納等角色也是需要學生去體驗的,這不僅是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夠讓學生站在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減少在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摩擦。
④角色分配與任務執行。在準備好需要的東西后,還要對角色進行分配。一般來說,按照班級人數和角色人數來進行分組。比如一個班級中有40人,需要扮演的角色有4個,則分組40/4=10個組。在分組完成后,設計好每個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務,然后由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和選擇,來對角色進行分工。角色分工完成后,還要保障學生能夠認真執行自己的角色,此時,教師的要充分發揮出指導的作用,為學生頒布合理的任務,讓學生以完成任務的心態去積極表現,并且老師也可以加入到實訓中去,與學生一起進行角色扮演,增加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更好的實訓效果。
(二)課中應用
要在課程中積極將角色扮演應用好,除了要有完善的課前準備,課程中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筆者認為,還要對課程的安排制定詳細的計劃。首先,在完成準備工作后,要學生對會計的工作有全面的了解,學生必需全身心投入到角色中去,并且對會計的工作流程、具體環節都明確,能夠快速、準確地進行賬本的統計、計算以及會計賬簿的登記,從最基本的操作到后面的運算等,都要有強烈的工作意識和責任意識,讓學生在不斷的練習中滋生出更多對會計工作的喜愛或興趣,培養起對工作的渴望;其次,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留出適當的時間來讓學生進行討論。角色扮演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只要學生在進行角色扮演后,發現了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鼓勵學生要積極進行討論,并探索解決的方法。比如在進行財務預算與后期預算審核的過程中出現問題時,是應該增加預算還是工作人員控制成本縮減預算等問題,都可以讓學生自由進行討論,并開發想象力和創新力,尋找解決的方案;此外,角色扮演也并不是永遠只扮演一個角色,此時,可以在小組間進行角色互換,各小組成員將角色互換后,再次進行角色扮演,會有更加深刻的個人感受,幫助學生理解到工作中的合作伙伴;最后,在課程的末尾還要進行課程小結。學生和老師一起來分享這一堂課中學習到的知識點,也共同探討自己遇到的問題,積極與老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實現實訓教學的教育意義。
三、角色扮演法應注意的問題
角色扮演在會計實訓教學中具有非常好的意義,但同時也有許多問題需要引起注意。筆者認為,在使用角色扮演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①教師方面:教師作為課堂的領導者,在實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課程知識有充分的了解,并且還要有良好的課堂掌控能力,能夠及時將學生的重點放在實訓上,避免出現學生將角色扮演當成一種游戲而偏離了學習的目的。
②學生方面:學生要真正做好角色扮演,就要對自己即將扮演的角色有充分的了解,具體的工作內容、考慮范圍等,都要符合角色的特點,才能讓整個實訓課堂更加真實。
③還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無論從工作還是日常生活的角度來看,人都是屬于集體中的一員,良好的團隊意識才能夠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贏得更多的工作機會,建立其良好的工作環境。
四、小結
角色扮演法在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改革還有許多要點,此次筆者主要針對角色扮演法的具體操作和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做好實訓課程就等同于幫助學生提前體驗了工作的環境和內容,不僅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應對問題的方法,無形間也為學生增添了一些工作經驗,在未來踏入社會后還能夠從容面對。通過本次的討論,可以對角色扮演法有了基本的了解,角色扮演既是鍛煉學生工作能力的有效教學方法,也是讓教師從側面了解學生學習情況、處理事件能力、決策能力等的方法,能夠更加直觀看到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個人素質。在對這些因素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師再進行補充教學,整體的教學效果會更加理想,對學生的教學內容也更具有針對性,而不是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吸收到更多的知識后,學習能力也隨之上升,課堂效率也得到提高。
關于角色扮演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筆者認為,只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彼此配合,認真為了更好的教學效果而努力,就一定能夠實現完美的會計實訓教學,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角色中去體驗、領會、應對,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改變消極的學習態度,提升對會計這一學科的學習興趣和未來工作的期望,真正將會計實訓教學的意義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 劉海燕.基于角色扮演法的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3,24(04):81-82.
[2] 裘敬忠.角色扮演法的會計實訓課程教學改革應用[J].雪蓮,2015,03(12):65-65.
[3] 劉海燕.基于角色扮演教學法下的會計模擬實驗環境的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17(06):220-221.
[4] 王麗.淺談崗位角色扮演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2,08(17):265-265.
[5] 王文秀,唐麗華,曲遠洋等.基于角色扮演法的會計實務操作教學設計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3,19(27):220-220,222.
[6] 劉海燕.基于角色扮演教學法下的會計模擬實驗環境的建設[J].經濟師,2013,21(06):194-195.
[7] 鄭鵬,鹿麗.ERP沙盤模擬實訓在本科會計專業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8(43):177-179.
[8] 陳建春.會計分崗及綜合實踐性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商業經濟,2013,16(02):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