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際學術期刊的影響隨著我國學術研究的不斷國際化變的越來越重要。而針對期刊的封面開展的美學設計在我國還沒有得到應用的重視。本文對國際學術期刊的封面從美學設計的角度進行研究,系統(tǒng)地歸納了對于字體、色彩和圖形這三個要素的設計原則。通過大量的實例證明了這些原則的可行性與有效行。借鑒國外成熟的美學設計原則,針對我國現有學術期刊的封面美學設計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國際學術期刊;封面;美學設計
所謂國際學術期刊是指發(fā)表包含理論探討與實際應用為內容,以國際通用學術語言(如英語)撰寫的,遵守一定學術寫作規(guī)范的學術論文為主的,且具有國際發(fā)行渠道的期刊。同非學術的期刊發(fā)表的內容(如文件、報道、講話、體會、知識)不同,學術期刊多發(fā)表或只發(fā)表學術論文。國際學術期刊如何確立自己的學術影響,除了其內在的學術內容之外,其它因素諸如運行模式、發(fā)刊標準,甚至其封面的美學設計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學術期刊的封面,除了具有裝飾和保護作用之外,還承擔著傳播學術信息、展示學術品味的重要功能,它是該學術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遍覽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如《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美國化學學會志》、《先進材料》、《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等,這些國際學術期刊封面的設計達到了很高的美學水平,兼顧了學術與美學的雙重要求,使二者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在傳播學術的同時,給讀者提供了美學上的感官享受,從視覺效果上增強了其學術的潛在影響力,同時也加強了其學術傳播的能力。本文擬從字體、色彩和圖形設計這三個方面入手,從美學設計的角度出發(fā)探討這三個方面對于國際期刊封面設計的影響,為我國國際學術期刊的封面設計提供思路。
一、字體的美學設計
以英文為主導的西方學術語言盡管只有26個拉丁字母,但是針對這些字母開發(fā)出來的字體成百上千。而縱觀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的標題設計,無一例外的選擇了字形容易辨認的簡潔明了風格的字體,如如《自然》、《科學》、《物理評論快報》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多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Arial字體等。而筆畫繁復的花體字形,如Copperplate字體,以及充滿立體感的藝術字體則很少使用。這可能與學術期刊的嚴肅性有關。因此在設計學術期刊的刊名時候,我們應該多采用這種已于辨識,莊重典雅的字體,盡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那些繁復或者花哨的字體。作為刊名,應該盡量使其突出,便于讀者識別。與漢語的美學感官不同,英文字母可以通過字體加粗或者增加陰影效果而突出其視覺上的加重效果。但是很少有期刊使用斜體字對刊名進行設計。對比正體與斜體字母的效果,我們可以發(fā)現正體字母比斜體字母更能突出期刊刊名的莊重與嚴謹。對于一些期刊而言,除了刊名之外再無副標題。而有些期刊還有一些副標題往往出現在雜志的下方。就字體而言,多采用加粗的小號字體與主刊名相區(qū)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封面上出現的字體往往限制在兩種以內。這樣避免了因為多種字體同時出現引起的視覺上的混亂,又有利于讀者迅速的對期刊進行識別,從而建立起該期刊的視覺特征形象。
學術期刊與一般出版物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出版的連續(xù)性,周期性,以及內容的學術性,針對性。學術期刊的卷數、期數、出版日期這樣的信息對于封面的藝術設計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這些信息,一般都會出現在封面的左上或者右上角,采用
Times New Roman字體或者Arial字體進行設計。其大小一般控制在12號字以內,避免與封面最重要的刊名相沖突。這樣的一個安排,兼顧了內容與視覺效果,可以展現很好的設計效果。
二、色彩的美學設計
作為視覺藝術效果的基礎,學術期刊的封面顏色毫無疑問決定了其美學設計的基調。與標題的突出醒目原則不同,作為底色的顏色的選擇具有更重要的意義。一般而言一旦底色顏色確定,在一段較長的出版周期內,是不可能變動的。因此如何確定一種底色的配色方案對于國際學術期刊的封面美學設計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從美學設計的角度而言,對于學術期刊的封面,要盡量的利用光與色彩的搭配。這首先要求我們對于該學術期刊的學術色調有一個充分的認識。比如物理類期刊,則盡可能選擇如綠色或者藍色一類的主色調,而對于化學類期刊而言,則盡可能的選擇如紅色或者黃色一類的主色調。而單調的純色的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色彩的沖擊力,但是對于定期出版的學術期刊而言,單調的純色反而更能襯托出期刊的歷史底蘊。如《先進電介質期刊》的淺綠色底色,如《鐵電學》的大紅的底色,如《先進材料與結構力學》的深藍色底色,還有《IEEE會刊之超聲、鐵電與頻率控制》的白色底色,都傳達出了這樣的一種設計理念。隨著出版時間的不斷增長,該期刊的封面的底色也越來越稱為該期刊學術色調的一種直接表達。使讀者對該色調產生了一種親切的融合力,增強了期刊的學術形象。還有很多國際學術期刊,雖然也采用固定的一種色調,但是通過漸變或者搭配一定的圖案使該色調的表達更加豐富,從而使其美學上的效果也更加委婉,更加有利于讀者接受。隨著電腦設計的進步與印刷質量的提高,該設計風格更具有美學上的感官享受。如《物理評論快報》采用色綠色點陣與條紋圖案,如《合金與化合物期刊》的白灰兩色的條帶組合,如《歐洲陶瓷協(xié)會志》采用的漸變的紅色設計等。總之在期刊的封面設計中,明度、純度、色相三者的關系是我們要關注的。利用這三者關系去認識和尋找封面美學效果產生的原因,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理論的指引下設計出更好的期刊封面。
三、圖形的美學設計
廣義上講變化的色彩圖案也屬于圖形的范疇,但是這里我們定義圖形為具有一定內容的圖片、插圖或者示意圖。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討論圖形在期刊封面的美學設計中的作用。在研究國際學術期刊的封面設計時候,我們發(fā)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是多學科包含的綜合性雜志,如《自然》、《科學》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其封面的圖形設計越趨向于多元化。整個封面往往由一張攝影圖片、實驗數據圖像、充滿科幻色彩的卡通風格繪畫等單一風格的圖形構成。雖然每期封面圖片內容迥異,但是都很好的圍繞本期的學術熱點而展開。當然其封面所采用的圖形,無論是攝影照片還是手繪風格的插圖都是出于專業(yè)的美工人員之手,與這些學術期刊的國際地位相匹配。而期刊內容較為專業(yè)的某一行業(yè)的學術期刊,其圖形設計上往往只采用依托于該期期刊發(fā)表的某一篇學術論文中的圖形數據而進行封面的設計。如《應用物理快報》和《納米快報》。相對于前面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這些期刊的圖形往往只占據整個封面二分之一不到的空間,其它地方為色調搭配建立起來的固定區(qū)域,每期封面的不同之處僅僅在于該圖形區(qū)域。盡管其圖形設計的元素來自于科研人員之手,而最終的定稿圖形必須經過專業(yè)美工人員的藝術加工。兼顧科學性與趣味性,目的在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而設計的原則在于即要將學術信息通過圖形設計傳達給讀者,同時又應該使該學術信息較為藝術化。而從美學上看圖形設計的原則在于通過藝術加工去掉一些過于瑣碎的信息,而同時采用藝術手法使主干學術信息明確的傳遞給讀者。通過觀摩大量的國際學術期刊的圖形的設計實例,相信我們對于以上原則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與領悟。
總結:隨著封面的美學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讀者對于學術期刊封面的美學審視也在不斷提高。只有掌握了上述美學設計原則,才有可能設計出符合讀者需求的學術期刊封面。從而達到內容與形式,學術與審美的有機結合與完美統(tǒng)一。而國際學術期刊成熟的封面美學對于我們從事該項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閻志芬. 學術期刊的美學審視 [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10, 50(2): 147-151.
[2] 許晶. 淺議學術期刊整體設計的美學風格 [J].中州學刊, 1997 (6):151-153.
[3] 張靜. 學術期刊封面設計的美學審視 [J].新聞愛好者, 2010 (2):178-179.
[4] 王學青,仇慧. 學術期刊編輯中的創(chuàng)造美學 [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 2009, 20(6): 1135-1136.
[5] 李平. 論科技期刊編輯的美學修養(yǎng) [J].哈爾濱理工大學學報, 1999, 4(3): 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