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眾包已成為現代商業模式之一,互聯網讓專業與專業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任何人可通過網絡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學科知識,并且通過眾包平臺參與進來。Logo創意、名片設計、海報創意、品牌形象等視覺設計,不再是科班、專業設計人員的專屬,更多的愛好者參加進來,貢獻他們的創意。
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今天,“眾包”(Crowd Sourcing)作為新型商業模式誕生了。“眾包”是公司或者機構把曾經由員工完成的任務,以公開的方式,外包給不確定的大眾網絡的行為。這種新型的商業模式利用志愿員工大軍的創意和能力,利用其業余時間工作,以收取小額報酬或者暫時并無報酬勞務行為。
現今在任何一個搜索引擎搜索眾包,都有上萬條的信息與之相符,但所有的眾包項目參與者的共同屬性:(1)參與者初衷并不僅僅是沖經濟利益來的:(2)他們貢獻的是業余的時間。參與者在貢獻自己本職工作外的時間,熱衷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
1.群體的力量:貢獻空擋時間
網絡給大眾群體提供了一個自學,奉獻的平臺。大眾通過互聯網學習感興趣的學科知識領域,獲得知識,并且通過眾包平臺,且自愿的奉獻所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比如,金融專業對設計感興趣,業余通過學習,能給公司做品牌形象設計,這不為奇。正是由于興趣愛好的驅使,讓業余愛好者沉浸在自己專業學科以外的學科性研究,比專業更具有趣味性、自娛性,盡情釋放他們的激情與無窮的力量。寶潔公司曾利用眾包平臺,僅花了二十分之一的成本,高效的解決了公司棘手的牙膏包裝問題,而解決問題的人僅憑對物理的熱愛。足以看到愛好者,在自己的業余時間對社會的貢獻力量。
2.集思廣益平臺:業余人士的參與
這里的業余人員并不是針對專業來說的,而是在征對于你的經濟收入分配來說。如你是靠醫院的工資收入養家糊口,那你的職業是醫生,你的業余就是攝影,業余是用來充實你的生活,用你的熱情享受其中,所以,這也就應和了參與者的目的不是沖錢而來的。例如Ebird網站成立,創建鳥類資料庫,業余愛鳥者和專業人士都可參與,通過愛鳥人士的資料輸入,創建更豐富更完善資料提供給鳥類學研究。
3.自我價值實現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最高層次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實現。作為社會中的人,得到基本的生活生理上的滿足后,追求精神層面需要,希望受到尊重,得到認可。眾包平臺打破了業余愛好者和專業人士之間的成本藩籬。各科領域的大門在瞬間為愛好者、業余者打開,精明的公司也紛紛找到在人群中發現人才的捷徑。這樣的人力并不完全是免費的,但是比起傳統的雇員,成本是顯著的優勢。大眾也愿意利用業余時間貢獻自己的價值。
4.群體的力量驅動著商業的未來
眾包平臺從iStockphone 、eBird網站到各大行業的Astrosurf.com、TheTube、Gigwalk、各類兼職平臺等,通過眾包場景完成的一部低成本電影《The Burg》,成功的虜獲受眾觀感;微軟初期,比爾蓋茨通過眾包平臺,成就了微軟的Linux系統;現今蘋果商店、星巴克、耐克,雀巢,戴爾、寶潔等成功運用眾包模式應對企業發展中面臨的挑戰。眾包影響著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影響著各行各業,設計行業早已浸入。國外的Elance威客眾包平臺、新鮮人創意眾包平臺等國內豬八戒、一品威客等設計眾包平臺,其商業模式在設計行業中所表現的特性主要有:
5.眾包參與者把設計當做興趣愛好
在眾包商業模式下,參與者利用自己的空擋時間研究自己喜歡的專業領域,投入的熱情極高,而往往相對于專業的設計師來說,大部分是為了設計而設計,應付工作,設計出來的作品缺少思想,毫無新意,作品形式呈現出抄襲、模仿、隨波逐流,這些現象已經讓設計師的思想淹沒在模仿之中。
在國內,眾包服務平臺豬八戒網無疑是設計眾包最好的詮釋,雇主在平臺上發布logo需求,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收到上十個甚至更多的設計創意稿件,雇主可以從中任意的挑選一個自己滿意的進行付費并使用。“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創意”這種現象讓設計師的競爭不僅僅是同專業人士之間的競爭,還來自酷愛創新,想法豐富的玩家設計師的挑戰。
6.設計的跨界思維
“創新中心,點子中心”無疑是對設計精髓的最好詮釋,設計行業是個創新行業,創新是設計作品的靈魂,我們常說設計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這些創意來源于我們對專業知識的積累,學科領域的探索,對現實生活的關注。眾包的參與者,往往是在自己學科外在熱衷于的一個專業,是在自己已掌握擅長的領域基礎上,再把這種設計創意發展,這種跨學科,跨專業的思考,往往對設計創新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7.價格實惠,效率較高
在眾包模式下的設計發展,企業利用網絡公眾平臺,向在網絡上注冊會員的廣大設計愛好者,可以懸賞發布要求,能夠讓他們在最有效的時間內,得到多個方案,并且價格會比找設計公司相對實惠,這解決了國內絕大部分公司在起步階段時間內,以較規范的企業面貌走進市場,爭取市場的時效性,從而融進市場。隨著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與之對應品牌形象的要求也相對提升,企業也可以根據自己對設計的要求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懸賞,從而能得到更多的設計方案。
總之,在市場機制的調控下,新型商業模式順應著市場的發展規律出現,作為從事設計專業的工作者,應當看清市場運作規律,把握行業發展方向,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完善專業知識,從而適應市場的發展需要,端正姿態、擺正好位置。
(作者單位: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作者簡介:鄧娜(1986-),女,湖南郴州,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設計、平面設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