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共雕塑的藝術水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當代旅游景區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會大量的應用到公共雕塑,要建設優秀的公共雕塑、提高景區的文化內涵、避免問題的出現、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應該從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建筑環境以及藝術家的創作水平等方面綜合考慮。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城市建設也在不斷地擴大,各式新的小區、商場、旅游度假村等項目都在刷新人們的眼球,改變著城市的整體面貌。同時,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存環境的文化品位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城市中公共藝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公共雕塑在我國數量較少,大多是一些紀念碑性質的雕塑,其主體大多是表現革命題材的。八十年代之后,公共雕塑才逐漸的被重視起來,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現如今的公共雕塑形式多變、內容廣泛、材料也是各種各樣,已經被廣大市民所熟悉和接受,已經成為城市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優秀的城市雕塑更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代表和象征,可以說優秀的城市雕塑能夠很好的提升一個地域的文化形象和知名度。
公共雕塑的概念比較寬泛,它一般被人們稱為城市雕塑或環境雕塑,也有的被稱為景觀雕塑或室外雕塑,總的來說就是存在于公共空間中的雕塑。一般來說,公共雕塑的尺度較為宏大,材質相對堅硬,能夠長久的存放于室外空間。這種區別主要是針對供展覽用的室內雕塑或架上雕塑來說的。當然,較大空間內的非展覽性雕塑也屬于公共雕塑。所謂的公共空間也可分為室內公共空間與室外公共空間兩個部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為一種常態,旅游產業的開發越來越受重視。公共藝術的打造成為旅游產業開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這個過程中公共雕塑不可或缺,。
我們在旅游景區也經常會看到這一類型的公共雕塑。但不盡人意的是很多旅游景區的公共雕塑作品缺乏藝術品位和文化內涵,水平拙劣、審美滯后,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提升區域文化魅力的正面能量,反倒適得其反。打個比方說,一棟簡歐風格的游客大樓外面,放的景觀雕塑是表現中國傳統生活場景雕塑,不僅整體思想不能統一,同時審美風格也不能統一真叫驢唇不對馬嘴。雕塑作為一種藝術語言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公共雕塑作為公共空間的一部分,必然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除了近距離能看到的建筑、綠化環境的影響外,還受到文化環境、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
如何提高旅游景區公共雕塑的藝術水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要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自然環境指的就是自然界的山水樹木等自然風貌。不同地域有自己獨有的地形特征和植被系統,這是不同地域產生不同的文化形態最基礎、最原始的出發點。自然界的自然風貌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進入的山巒相連的森林和進入一望無際的草原,亦或是干旱貧瘠的沙漠必然會帶給你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在設計公共雕塑時要充分考慮自然環境的空間尺度、色彩關系以及其帶給人的心里感受。
(2)結合建筑的審美風格,根據當地的建筑環境考慮雕塑的藝術風格。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有其不同的風格特點,不同地域的建筑也有風格上的差異。當代建筑受歐洲建筑的影響,以簡潔流暢的幾何形體造型為主要的審美特征,那么與之相匹配的公共雕塑也必然被要求簡潔利落,能夠符合工業化時代人們審美要求。但是,國內旅游區的建筑風格與社會整體建筑風格就有一定的差異。中國受兩千多年農耕文明的影響,以及傳統的老莊思想的影響,人們對田園生活,自然風光有著難以割舍的感情,在厭倦了嘈雜擁擠的城市生活之余,總想放下腳步呼吸一下田園林間的新鮮空氣。很多旅游景區就是看到了人們這樣的一種生活愿望,因此推出許多充滿鄉野氣息的旅游項目,其整體建筑的風格也是各種各樣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共雕塑就必須結合景區內整體的建筑風格來考慮雕塑的風格。
(3)要結合當地的文化底蘊考慮雕塑的主題思想。一個區域的旅游景區開發如果缺少文化的支撐,就會空有其表,難以長久。人們在旅游過程中消費的不僅僅是物質資源,也在消費文化資源,通過游走感受一種文化形態下產生的藝術形態及生活習俗的不同與獨特之處。各個地區由于長期的歷史積累形成的社會形態、文化意識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公共雕塑作為提升區域文化形象的重要手段,必然要將當地獨特的文化底蘊帶入到雕塑設計之中。
(4)作品本身要有較高的藝術水平。雕塑作為一種視覺藝術,其本身首先要有一定的視覺美感。作為一件長期存在于景區環境之中的藝術作品要有一定的思想性,不能只是對一個簡單物體的模仿或復制,要有藝術家自己獨立的思想性格,能表現其獨特的藝術觀念。同時作品要結合整個旅游區的文化內涵、建筑環境以及自然環境的關系,考慮作品的尺寸大小、所用的材質、作品的顏色、體量、形式等因素,做出真正適合該景區特色的作品。
以上幾個方面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旅游景區內的公共雕塑,能做到以上幾點必將會是一件好的藝術作品。我們都期待優秀的藝術作品的出現,因為優秀的藝術作品能給我們帶來美好的精神體驗,能夠頤養我們的靈魂。同時優秀的公共雕塑能夠提升景區整體的文化品味,增加景區人氣,從而提升整個景區的經濟價值,甚至其周邊經濟體的價值,其價值不可估量。因此,不僅是藝術家,相關人員都應該認真對待,盡量避免垃圾雕塑的出現,為社會和集體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作者單位:西安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張笑慶,西安美術學院2013級雕塑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