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發展依托于文化的進步,藝術與文化之間是相輔相成、互為基礎的整體。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藝術性作品是我國東方文化的精髓,更是能夠傳承千年萬載的文化經典。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經受住歷史和時間考驗的原因,就是因為其內涵的意義和勞動創造的本質。梁平刺繡竹簾藝術是依托于梁平竹簾畫而產的藝術類型,其設計理念,制作工藝和文化的優勢,都是通過實物的載體而彰顯與表現的。梁平刺繡竹簾藝術,是多種藝術的結合,既有我國古老的刺繡工藝,又飽含了竹簾畫的工藝水平,更有繪畫與竹簾制作的相關技術。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存在與發展,需要對其進行關注,更需要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給予技術上和藝術性的認知,使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能夠在現代社會獲得更加廣闊的發展與傳承。
引言
民族藝術的發展,根源在于廣闊的地域和豐富的文化。民族藝術的進步,更在于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傳播。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誕生于我國的重慶梁平縣,重慶市梁平縣是竹子的故鄉,是竹藝術發展的園地。梁平竹簾畫以其自然的形態和工藝的高超備受關注,而梁平竹簾畫的刺繡藝術,則給予了竹簾畫發展更加美好的設計。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重要價值在于豐富了竹簾畫的類型,把刺繡引入到竹簾畫的制作中,給予了竹簾畫更加藝術性的美感。梁平刺繡竹簾畫,突顯了藝術的多種結合,對其進行品質的判定和審美的發展,是現代藝術應該進行的必要的工作。梁平刺繡竹簾藝術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共融的結果,是我國地方性藝術與中華文化兼容并蓄的成果。
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形成環境
1.豐富的民間藝術資源
梁平縣位于重慶市的東北部,是我國的特色竹鄉,梁平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縣,文化產業的產值能夠達到7億多元。梁平的燈戲、木版年畫、癩子鑼鼓、竹簾、抬兒調,是我國著名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梁平的手工業自古有之,其發達程度占據了民間工藝制作的前列。梁平的民間藝術源于梁平人民的勤勞創造。梁平縣最早的工藝制作為青銅器和玉器,在對工藝性勞作的不斷積累中,練就了梁平人對工藝性產品的制作水平。梁平縣是歷史古城,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無論是從建筑風格上,還是日常的生活細節上,梁平縣都能夠找到原始的藝術顯示。例如環境的建設中,有建筑的雕刻和彩繪的景觀,有廟宇樓牌的深沉,也有節日歡歌笑語的活躍。在梁平人民的生活中,工藝性遍及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從男女的穿著上,就能看出多種藝術風格的集合。例如刺繡產品,無論是男人女人都會有非常考究的刺繡物品,這些精致的打扮給予了梁平人民藝術化的風格顯示。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形成根源,就是梁平縣豐富的歷史文化和人文環境,更有梁平人民對原始優勢的正確認知和保護。
2.刺繡與竹簾工藝的融合
重慶市梁平縣氣候溫潤,是農業生產較為發達的地區,在農業生產中,傳統農業與手工業占據了農業生產的主導。梁平的氣候和地域特點造就了慈竹的優質生長,以竹子為原材料的工藝品遍及了梁平的農業手工藝生產中。梁平竹簾的主要原料就是慈竹,梁平竹簾是民間藝術品種,富有民族精神的物質。這是因為在梁平竹簾畫中,加入了一些傳統的中國工藝。刺繡就是梁平竹簾畫中一類特殊的類型。刺繡是一門傳統工藝,刺繡和竹簾畫有機的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刺繡產品的立體感,也給予了竹簾畫更多的色彩和質地感。刺繡與竹簾工藝的融合,讓梁平刺繡竹簾畫更加富有神態,更加具有活力。例如在梁平刺繡竹簾畫的人物畫中,通過刺繡的針法,能夠將人物細膩的眼神刻畫的栩栩如生,這是其他工業不曾有過的優勢。再如在景物的描繪中,刺繡能夠把竹簾畫的紋理描寫的細膩深入,讓景物與周圍的配置形成鮮明的對比,實現竹簾畫的形與刺繡工藝的柔軟,是梁平竹簾畫如流水般順暢。
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特點與價值
1.民族風采的展示
梁平刺繡竹簾畫的魅力在于展示了民族風情和民族藝術。梁平刺繡竹簾畫,是在竹簾上進行景觀的描繪,其描繪的主題內容一般都為我國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故事。在采用繪畫的類型上,以國畫為主要的選擇方式。刺繡竹簾畫是把刺繡的工藝運用到竹簾畫的制作中。梁平刺繡竹簾畫想刺繡針法運用和刺繡的顏色選擇,都是以竹子的特性為參考標準,通過對竹子特性的了解,使用刺繡的針線給予竹簾畫活躍的風格展示。民族風采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發展,民族風采的展示主要是在刺繡竹簾的內容上,設計上,采用傳統的文化作為藍本,融入了濃郁的地方特色,給予刺繡竹簾畫的獨特藝術感染力。民族的韻味能夠從刺繡竹簾畫的每一個角度顯示出來。刺繡作品的主要特點就是東方魅力的柔美,而梁平刺繡竹簾畫,把天然的材料與刺繡的工藝形成良好的對接,在民族風格的展示上,能夠具有濃重的色彩和內涵。
2.文化意蘊的沉淀
文化與民族精神的光輝是文明進程中的重要反映。在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表現中,文化是民族繁榮發展的重要元素。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進步中,文化特征是中華民族發展的直接動力。梁平刺繡竹簾畫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質內涵特征符合歷史傳承的要素。在現代文化的發展中,原始的藝術魅力是歷史的沉淀,更是文化發展進步過程中,保留下來的經典。我國是古老的東方文明古國,梁平刺繡竹簾藝術具有豐厚的形成基礎,更有發展的重要空間。文化是推動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能夠長久發展的要素。文化進步需要載體,需要現實的物質作為基礎。梁平刺繡竹簾藝術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在現代工藝發展進步中,原始的傳統的藝術,能夠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能夠被稱為藝術,就是因為其特殊的品質和藝術的美感。梁平刺繡的文化意蘊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是民族藝術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文化基調。
3.綜合藝術的運用
藝術是多種元素的集合,藝術是多種風采的詮釋。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重要特點就是綜合藝術的運用。梁平刺繡竹簾畫能夠獲得人們的喜愛,就是因為竹簾畫把多種藝術統一到一個平臺上展示。竹簾畫本身就是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工藝品,而刺繡是中國傳統工藝技巧中的頂峰之作。刺繡與竹簾畫的搭配,能夠讓刺繡更加深入,讓竹簾畫更加具有唯美的特色。在刺繡竹簾藝術中,刺繡與竹簾工藝是主導,同時,相關輔助性的工藝類型和藝術手法也會經常運用。例如繪畫技術的應用,就會使竹簾畫能夠獲得更加自然的藝術張力。美術是藝術發展中的重要學科,在刺繡竹簾畫的應用中,美術占據了主導的技術優勢。刺繡竹簾藝術的核心就是畫面的美感,而美術能夠給予畫面美感明顯的表現力。再如編制工藝。竹簾畫是編織到一起的竹子,而竹子之間的形態搭配則是一個重要的工藝。編織工藝在運用的過程中,需要對竹子有足夠的了解,對竹子的特性有明確的認知。只有掌握好各個環節的工藝,才能夠讓刺繡竹簾畫保持天然的美和工藝的精致。
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關鍵性技術
1.竹簾的工藝性組成
梁平刺繡竹簾畫的刺繡運用的基礎是竹簾畫,而竹簾畫的工藝制作則是相對復雜的。梁平竹簾畫的主要工藝為民間手工制作,在制作的工程中,有很多道工序。竹簾畫形成的原理是木結構的搭配,把竹絲經過多道工序進行編織,形成整體上的融合感。竹子密度高、韌性好,竹簾畫制作的過程中,主要的目標就是增加竹簾畫的結實性,以利于竹簾畫的長時間存儲。竹簾工藝中,選擇竹子是第一步,在選擇竹子時,要掌握好對竹子品質判斷的原則和方法。慈竹的選擇需要具有一定的經驗,而這種經驗就是梁平人獨具慧眼的識別。選擇后符合要求的竹子要進行圖形的制作。制作人在頭腦形成一個圖案的形態,然后對慈竹進行形狀的雕刻,在圖形的打磨上,按壓、挑起和卷曲,都是基本的方法,在特殊的部位,還要引入特殊的成型工藝。刺繡竹簾畫與一般的竹簾畫有的區別就是在具體的技術融合上,刺繡竹簾畫要在各個位置留有刺繡的空間,在竹簾形態美的基礎上,給予刺繡工藝美觀性和實用性。
2.刺繡針法的交替使用
梁平刺繡竹簾畫中,刺繡藝術的運用對于竹簾畫藝術魅力是一個集中的反映。通過刺繡工藝的加深,竹簾畫能夠豐富類型,更能夠獲得多種藝術的享受。刺繡針法在竹簾畫的制作中,與一般性的針法運用存在一定的差異。竹簾畫的材質和刺繡的方法需要形成材料上的對接和技術上溝通,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在刺繡針法上,梁平竹簾畫主要采用的技術為暈針、閂針、車凝針、滾針、飛針、扣針、撒針、E針、撥針、梭針、虛針、續針。這些刺繡針法在不同的畫作上有不同的運用。針法的工藝技巧是刺繡竹簾畫中最具價值的技術性體現。純手工的刺繡能夠把竹簾畫中的刺繡物品顯示的光彩悅目。刺繡針法的細膩程度,能夠讓竹簾畫的圖案更加具有多種風采。針法在運用的過程中,是結合竹簾的材質特點而更新改良的,這是刺繡竹簾畫應用中,技術性較強和難度較大的工藝操作。
3.成畫的技術性搭配
竹簾藝術的核心價值在于竹簾畫的技術性推進。在刺繡竹簾畫的制作過程中,成畫的過程不僅需要在制作基礎上,保持工藝的正確性和穩定性,更要求成畫的多種技術性搭配。例如刺繡竹簾畫的風格確定,就需要在畫面的風格上進行提前的設置,再如對畫面的整體工藝性推進中,就需要在執行的過程中,把設計好的融入因素,進行整體的構圖。成畫的技術性搭配,實際上就是對刺繡竹簾畫的完善性技術。刺繡竹簾畫需要保持精美的整體畫面感,更需要保持畫卷的質感和穩定性。成畫技術性控制中,要注意對刺繡竹簾畫的細節上的處理,在內容與形態的整體界定上,保持文化藝術性的影響,從技術上和藝術上去監督產品的形成。
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文化傳播與發展
1.建立藝術展示的綜合性平臺
傳統藝術的發展需要展示的平臺,對于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發展而言,展示藝術的平臺構建是促進藝術能夠長久保持活力的重要思維。在現代化的商業發展中,傳統的工藝總是被加以現代化的設計。而梁平刺繡竹簾畫的推廣與發展,需要保護其原始的特點,這是梁平刺繡竹簾畫在發展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建立藝術性的綜合平臺,實際上就是讓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能夠在更多的公眾環境下顯示。例如在文化展覽中,在民間藝術的展示中,在書畫作品的展演中,在文化性活動的背景選擇上。建立展示的綜合性平臺,才能夠讓梁平刺繡竹簾藝術被更多的人關注,才能夠獲得受眾群體的不斷擴大,形成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
2.運用現代化的媒介文化傳播
現代與傳統本質上是一致性發展過程。對于藝術作品而言,現代與傳統不應該成為矛盾的發展體,而應該讓二者之間有更多聯系的機會。在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發展中,通過媒介文化對其進行傳播,是現代藝術發展對傳統藝術的推進,是現代化傳媒手段給予原始文化藝術發展的重要思路。在運用傳媒上,可以利用公共媒體和公益性宣傳,讓梁平刺繡竹簾畫能夠表現出內在的魅力。在宣傳品的制作上,不僅要讓梁平刺繡竹簾畫的形態美得以彰顯,更要讓刺繡和竹簾藝術能夠從內在的工藝程序上,進行細致的展示。傳統藝術的魅力是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在傳媒新時代,其風韻和魅力需要讓更多的現代人,有榮耀感和自豪感。
3.保護與發展原始的藝術風格
我國的歷史文化與勞動人民的創造密不可分,在傳統藝術的保護與發展上,需要進行整體上和局部上的重點劃分。在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發展中,保護與發展要以原始的藝術風格為基礎,無論現代的工藝多么發達,都需要保持好原始的狀態。這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古老的東方文化,廣袤無垠的土地,孕育了藝術的深厚內涵,更現實了中華民族對于美學的追求。原始的藝術風格和現代社會需要形成內在和外在的精準定位,是原始藝術能夠保持原始的狀態,使現代藝術能夠獲得現代化的發展,這是保護與傳承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的重點問題。
結語
文化是文明發展程度的直接反映,文化的發展需要社會推動力,文化的傳承更需要人們的親歷親為。我國的傳統藝術是我國文化長期發展積累的結果,更是時間和空間交匯下的藝術作品。任何一項藝術能夠保持長久的生命力,都是因為藝術本身的價值和對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梁平刺繡竹簾藝術,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保留完好的藝術類型,更是現代工藝發展和美學研究的基礎。梁平刺繡竹簾藝術需要現代文化給予關注,更需要現代人給予傳統藝術的正確認知。梁平刺繡竹簾藝術在新時代的發展,需要給予文化藝術的延伸,更需要保持對梁平刺繡竹簾藝術的熱情,運用現代化的方式,推進工藝的進步,保留好原汁原味的藝術風格,使藝術的傳統與現代的推廣,成為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