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傳統家具與裝飾紋樣概述
(1)中國傳統家具的歷史
中國傳統家具的發展是與人類社會形態、社會結構的發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來演變的。家具最早作為改善人類室內居住條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一起演變的。中國家具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原始社會的石器石代。
(2)中國古代傳統裝飾紋樣的來源
中國傳統紋樣類型繁多,主要來源于民間工藝:陶瓷、青銅器、絲綢、漆器、金銀錯、玉雕、牙雕、刺繡、編織、蠟染、剪紙、雕刻、窗花、藍印花布、家具等,這些紋樣在勞動過程中產生并且不斷向前發展而且樣式在不斷地更新。
2.家具在特定時期內及紋樣的變化
(1)原始夏商周人們日常起居方式均席地而坐,,這時有了家具的雛形。原始家具的造型主要有席、俎、案等。紋樣有:魚紋、人面紋、水紋、海貝紋、編織紋、火焰紋及歷象日月星紋等。夏商周時期家具有了新的突破,是我國古代家具初始階段。家具造型表現為低矮的床、榻、俎、案、幾、屏、架、匱、匣等。紋樣:饕餮紋、細雷紋、禪紋、玉帶紋、重環紋、鱗紋、夔紋、乳丁紋、云雷紋、渦紋、冏紋及象形文字紋。
(2)春秋戰國時期,髹漆工藝應用于各類家具當中還有榫卯結構被廣泛運用于床、榻作為坐臥家具,家具出現了席、床、榻、幾、案的家具組合格局。紋樣:蟠螭紋、蟠虺紋、羽狀紋、饕餮紋、狩獵紋、幾何紋以及社會生活的內容。
(3)兩漢三國垂足而坐的方式隨胡床由西域傳人中國,并流行在上流社會流傳開來。漢代是我國封建社會進入第一個鼎盛的時期。這個時期漆木家具光亮照人,精美絕倫;此外還有各種玉質家具、竹制家具和陶制家具等,形成了供人們起居的組合完整的家具系列形式,可視為中國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時期。裝飾題材廣泛。紋樣:怪獸紋、蟠螭紋、虺紋、龍鳳紋及四神紋等。
(4)魏晉南北朝,垂足而坐的方式開始普及,高坐具,床、榻增高加大;是我國古典家具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過渡時期,這個時期“胡漢雜居”,少數名族地區高型家具傳入,并與中原家具融和。紋樣有:忍冬草、蓮花紋、玉鳥紋、鹿紋、火焰紋、人物圖案。
(5)隋唐五代垂足而坐的起居習慣在民間普及,家具的坐、臥功能開始分離,床、榻更加寬大舒適。隋代國家得到統一社會安定;唐代封建社會鼎盛,家具生產和裝飾工藝呈現一種新的面貌;成為高型桌椅的起始。家具種類有:床、榻、桌、案、箱、柜、衣架、巾架、盆架等。紋樣:卷草紋、寶相花、海石榴、花鳥紋、華蓋紋、聯珠紋、綬帶紋、茱萸紋、柿蒂紋、幾何紋、人物紋等。
(6)宋遼金元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已經完全普及,家具的坐、臥功能進一步分離。宋代家具進入成熟和繁榮期,家具開始使用束腰、馬蹄、螞蚱腿、云興足、蓮花托等各種裝飾形式。遼金時期,高座家具系統建立并完善起來,家具品種愈加豐富,式樣愈加美觀。裝飾紋樣:嬰戲紋、百子圖、幾何紋、鎖子紋、七巧紋、回紋、落花流水紋、四君紋、如意紋、連珠紋、曲水紋、牡丹紋、蓮花紋。
(7)明清家具品種豐富,成套家具概念已經形成,臥具樣式多變,私密性強。明式家具的品種式樣豐富多彩,家具的類別可分為桌椅類、桌案類、床榻類、櫥柜類、臺架類、憑座類等。裝飾題材增多,動物裝飾圖案,花卉果實題材。清代家具裝飾華麗,裝飾工藝中最主要的是木雕工藝和鑲嵌工藝。明清裝飾紋樣:螭龍紋、鯉魚跳龍門紋、龍飛鳳舞紋、鳳紋、麒麟紋、瑞獸紋、八駿馬紋、蝙蝠紋、云鶴紋、靈芝紋、梅花紋、石榴紋、、海棠花紋、歲寒三友紋、博古紋、、葡萄紋、如意紋、回紋、八吉祥紋、冰格紋、火珠紋、卍紋。
(8)民國家具具有很強的時代和地域特色,東方的端莊文雅與西方的自由活潑充分結合。紋樣:鳳凰紋、如意云紋、雙獅繡球紋、回紋、西洋卷草紋、夔紋石榴紋、龍鳳紋、卷草紋、雙福捧壽紋、螭龍紋、連珠紋、裝飾云紋、、云雷紋、西番蓮紋、壽字紋、歐化花卉與獸面紋。
(9)現代家具由于造型、工藝、材料、文化、技術等多方面發展,家具樣式呈現多樣化,從結構形式來看,可分為板式家具、插接家具、折疊家具、充氣家具和撓住家具等不同形式。飾紋樣有:黑白豹紋、黑白格、鳳凰圖案、玉蘭花、玫瑰花、荷花、盆栽仙人掌、黑白回紋、方形藍色花邊、現代花紋黑白圖。
結語
中國傳統家具裝飾紋樣在文化藝術傳承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紋樣在歷史的發展中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古代的裝飾圖案在現代具有很好欣賞價值和借鑒意義。為了讓愛好傳統家具的讀者能夠對中國家具發展史以及不同歷史時期家具的造型與裝飾特點有一定的了解,本文通過搜集各方資料,擷取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家具造型與家具上的裝飾圖案,按照歷史朝代劃分,并通過文字形式對傳統家具裝飾藝術做了簡單的介紹。在寫作過程中借鑒了知名專家的著作,在這過程中參考了許多已有的文獻資料。
(作者單位:海口經濟學院藝術設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