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作者的實際工作經驗出發,從高層建筑存在的問題和建設要點兩個方面探討了高層建筑的建設與城市空間和諧發展,希望城市中的高層建筑能夠更好的為城市空間的營造提供幫助,以期達到高層建筑和城市空間協調發展的效果。
前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建設也如火如荼的開展開來,建筑行業也隨著技術的改革和創新日趨成熟。城市化進程的擴大使得城市用地明顯的供不應求,這就使得城市建筑向高層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高層建筑從一定意義上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的現象,如何更好的節省城市空間,高層建筑的設計與規劃還需要多多斟酌,也是擺在建筑相關人員面前的一個難題。
1.存在的問題
有些高層在建設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建筑周邊的環境,從而把周邊的環境破壞掉,讓城市的空間不夠科學,失去了城市的識別和歸屬感。有些高層也沒有考慮與周邊環境想協調,在自身的美學特征上也是不夠的。設計者往往受到很多影響因素的限制,從而使得建筑沒有考慮的與城市的關系,反而主要重視建筑自身的美觀與完善。所有,運用合理的手法讓城市高層建筑與城市環境更加協調,是我們建筑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1)高層建筑的開發往往只考慮自己,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問題考慮較少,破壞了城市的整體空間環境,尤其是城市的天際輪廓線影響很大,城市的空間形態破壞殆盡。
(2)高層建筑在建設時沒有考慮對城市外部空間的影響,導致城市沿街的空間緩沖不夠,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有些高層建筑在外墻色彩的選擇上也不考慮建筑周圍的環境,造成建筑色彩與周邊色彩格格不入,嚴重影響了城市的整體空間色彩環境,降低了城市的品質。
(3)高層建筑在建設過程中往往忽略對周邊建筑的影響,嚴重影響了周邊建筑的采光、通風等條件,使得周邊建筑很難能夠平等的享受城市良好的城市空間環境。
2.城市高層建筑建設要點
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的協調既要通過高層建筑的配合,也需要城市空間的規劃來配合。所以,城市高層建筑的建設規劃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層建筑的規劃設計一定要符合總體的城市規劃要求,既要解決室內的空間利用,還要考慮建筑外部的色彩和功能,保證高層建筑能夠融入到城市環境中,與城市環境相協調。
(1)總體上的布局
高層建筑的布局一定要與城市的規劃設計相協調,要與城市規劃的總體、中層和微觀三個層次進行統籌考慮,發揮城市規劃對高層建筑的引導和控制作用。具體來講,就是要城市適合高層建筑建設的區域進行劃分,可以分為適宜、限制和禁止三個等級, 在城市建設中嚴格遵守。對城市的特色區域要進行重點分析,此區域內的高層建筑高度和分布范圍進行嚴格劃定,要充分考慮城市空間開敞的關系,完善高層建筑的建設要求和特色。結合城市天際線的規劃對建筑進行合理布局,建筑形態也要與城市規劃總體特征相協調。在水邊的高層建筑建設要更加謹慎,既要控制天際線,還不能破壞山水空間的良好形態,既要處理好遠景的天際線還要處理好近景的天際線。分析城市的人文歷史風貌和山水等自然景觀,分析建好高層建筑后的新環境,一定要處理好高層建筑與相對應的開敞空間的關系。
進行高層建筑的規劃時,一定要對區域內的建筑密度進行嚴格的限制,避免高層建筑扎堆出現。高層建筑最好安排在城市里商業最發達的地段,這也符合這種地段交通荷載的特點,對這些區域的街道進行擴展,增大街道的通行能力。控制好高層建筑的高度,只要高度大,一定要做后退處理,在高大建筑的臨街一側修建緩沖廣場,作為建筑的緩沖區。廣場的空間既可以作為建筑本身的緩沖帶,還可以作為城市的節點聯通城市與建筑。所以,城市高層建筑前的廣場一定要跟建筑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考慮。
(2)高層建筑的設計
高層建筑的設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既要成為城市里一個靚麗的風景,還要恰當的融入到整個城市里,這其實就是高層建筑設計所追求的終極理念。高層建筑受到結構和使用功能的限制,造型上決定于結構的形式,所以很多建筑的外表并不注意美觀,有些甚至直接把結構外漏不做任何修飾。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節能生態型的高層建筑,他們比較注重綠色的布局,引入綠化到建筑的各個樓層,建筑的隔溫效果、采光效果、與周圍環境是否融洽,都得到了足夠的重視。尤其屋頂綠化對整個城市空間的營造有很大的幫助。
結語
當前城市里面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對城市空間的改變和創造起著很大的作用。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間能夠為人們提供一種非常愜意的休閑場所,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高層建筑與城市空間如何協調發展需要廣大相關人員參與,合理規劃和塑造城市空間。只有高層建筑與城市發展的大環境相和諧,高層建筑才能更好的為人們服務。相信隨著社會和人們意識的增強,高層建筑一定能夠與城市空間的發展相協調,更好的服務于城市建設。
(作者單位:山東農業大學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