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件瑣碎、繁雜的工作。大到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小到兩個同學間的雞毛蒜皮。如果出現問題不及時對其進行正確的思想引領和轉化,那么學生最終就會養成一些壞毛病、壞習慣,難以糾正,悔之晚矣!下面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做法作以下幾點交流:
一、以身示范,手把手教
我想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樹立良好的形象,做有良好習慣的班主任,無論是從言談舉止、思想愛好,還是處事風格、為人道理,都應該為學生做個表率。因為身教勝于言傳。我告訴我的學生,在這個班級,自己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想想能不能做,能夠做就大膽去做,不能夠做的就千萬不要去做;其次,有機會的話多做對班集體有意義的事情。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時間長,在學生面前是一面鏡子、一本書:看見教室的垃圾撿起來、整理一下講臺和書柜上的書本、制造的垃圾放到垃圾桶里面……你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行為習慣方面,主要是逐步引導學生遵守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如從一開始,我就要求放學后,凳子必須推在自己的課桌下,早上到教室必須坐在教室里進行早早讀,值日生必須提前20分鐘到校、上操下操嚴格做到“快靜齊”……剛開始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是經過將近個把月的強化要求,班級里沒有一個學生做不到。而我也以身示范,打掃教室公區衛生手把手教、上課間操、下課間操、排班放學……都和學生一起進出,親力親為,從不無故缺席。
二、班干管理為主,大家監督為輔
我們班的班干部都是我們全班學生民主選舉出來的。因為我堅信: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干部至少大多數同學是信服他們的管理的,他們都是一些行為習慣、學習成績比較好責任心比較強的學生,我告訴我的學生:我們班級不是我一個人來管,是我們大家一起來管。班隊干部必須以身作則、公正地行使職權,認真負責地盡義務,對于出現問題的同學可以采用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適當處罰、四次報告老師,不能解決的問題直接交給我來處理;每位同學要嚴格遵守我班的班級規定,服從班隊干部的正確領導,出現問題的同學可以對班干部的行為進行監督和舉報;重在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自理、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班級中營造一個有利于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建設良好的學風和班風。
三、管理落實責任到人
班級常規管理中,我們班專門設立有負責早早讀的、收發作業的、檢查課前準備的、管理安全衛生的、監督值日衛生的、組織出操、排班放學的、填寫出勤冊打考勤的、負責填寫小班積分的等等,基本上體現了讓大多數學生都參與到班級常規管理中來,人人有事干的原則。
四、狠抓競爭團結意識的培養
競爭意識包括班級內部同學同學之間的競爭,小班與小班之間的競爭,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必須利用每一次活動或者學習機會,反復刺激學生最敏感的神經,在他們心中反復強化這種意識,讓學生每時每刻都斗志昂揚,精神煥發,充滿自信心,無論學習、活動,我想精神面貌是第一位的。第二,團結意識。班級是一個整體,每個人都是這個整體的關鍵一部分,彼此的利益息息相關,班級取得了榮譽讓你們的臉上也有光彩,反過來,班級榮譽的取得又得靠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校運會比賽,當隊員在場上拼搏時,其他學生為他們拼命地吶喊;當經典誦讀我們比賽失敗時,同學們情緒激動,為班級的失敗而感到傷心,我想這正是集體榮譽感的體現和團結精神的所在。
五、以正面引導、鼓勵為主
在每周開班會時,我都要求每個小班干對前一周的管理作個簡單的小結,體現管理公開、公平。同時也鼓勵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積極發言、辯論,最后教師總結并提出希望,旨在正面引導、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切忌只批評不表揚。要平等對待學生,無論男生還是女生,成績優秀的還是成績落后的,犯了錯誤要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