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雛雞的飼養、管理和發育是一個連續過程。它始于父母代種雞群的營養和健康——這會影響胚胎的健康,并貫穿于種蛋的處理和孵化過程,所有這些都會影響雛雞的質量和發育,直到雛雞的營養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S815.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10-0045-03
母雞的營養是雛雞早期發育的關鍵。種蛋的形成取決于母雞日糧中足夠的營養成分或母雞體內儲備的營養,從而確保產出符合孵化要求的種蛋。
雛雞的生命周期從蛋產出前九天就開始,這時正是母雞體內卵泡成熟、形成卵黃的時間。
1 雞蛋的成分
不同的雞蛋成分可為雞胚、其免疫系統和雛雞發育提供營養。
卵黃脂肪可為雞胚發育提供所需能量的90 %,并通過內吞作用直接轉移至血液循環中。在雛雞接近出殼時,在卵黃通過吸收作用進入腹腔以前,它是雞胚唯一的營養來源。
種蛋中的硒蛋白、鋅蛋白鹽、維生素E、膽堿、葉酸、ω-3脂肪酸(特別是DHA)對出雛和雛雞質量的積極影響已經成為許多研究人員的課題。
雛雞出殼后的早期為能夠控制其在整個生產階段的體蛋白全部儲備能力的所有條件做好準備提供了機會。
Ekaman將腸道發育的重要性歸結為“腸道系統是驅動所有其他性能表現的引擎。從雛雞出殼日開始至上市,腸道系統的完整性對于肉雞遺傳潛能的發揮最為重要”。
Nitsan等(1991)報道,在肉雞生命期的前兩周內,胃腸道的生長較體重快四倍。Noy和Skylan(1997)報道,十二指腸絨毛的最大發育速度出現在4日齡,空腸和回腸絨毛的最大發育速度出現在10日齡(圖1)。所以,為幫助胃腸道生長發育達到最大的速度,應在出殼后盡快給雛雞提供合適的養分和飲水。任何延遲均有損于腸道的發育,并進而影響到肉雞隨后的生產性能。
早期飼養對肉雞體重的影響已經得到了詳盡的研究。Noy等報道,推遲飼喂48 h可導致肉雞出欄時的體重減輕大約8 %~9 %。這種作用在源于年輕父母代的雛雞上影響更大,這極有可能是由于青年母雞不能將充足的養分轉移至種蛋所致(圖2)。
2 管理
對出生后第1周內的肉雞進行飼喂可能是一次營養挑戰。
幼齡肉雞在生理學上和解剖學上均未完全發育成熟。
隨著遺傳潛力的提高,肉雞頭7 d的生長情況變得更加重要。
對于在35日齡屠宰的肉雞,第1周的體重占總體重的20 %。良好的開始可產生均勻的種群,并會影響最終的屠宰重。在孵化期間,大約80 %的卵黃被“消化”,余下20 %的卵黃在出殼前被(吸收進入腹腔后)吸收。
卵黃重變化較大,并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營養、管理和種雞的發育成熟度。在一羽體重 40 g的雛雞體內,余下的卵黃重介于4 g~11 g之間,占體重的10 %~28 %。雛雞的死亡率通常在第3~4天達到峰值,這可能是由于卵黃囊吸收出現問題所致。如采食量和飲水量未達到最佳水平,則幾天后未開食和虛弱的雛雞會出現死亡。這些雞群的群體均一性很差,由于在第一周中生長差,而瘦小虛弱的雛雞數會增加。較高的7日齡平均體重將最大限度地減少未開食的雛雞數。
3 7日齡體重
幾種不同的參數可用于確定雛雞的質量,如活重、生長速度、嗉囊充盈度、體溫和活力等。
測定第7天的體重是評估雛雞入舍前、育雛管理和雛雞質量的一種很理想的方法。作為一個指標,該體重在7日內應增加4~5倍。
由于腸道以及其他器官的發育速度達到最大,因此7日齡體重在180 g以上將會提高其最終的活重和FCR。
7日齡體重對大多數最重要的參數(包括生產性能、胴體質量和身體組成)都有重要影響。這可以通過改善雛雞質量、飼料和管理措施來實現。
4 日糧措施
由于腸道在第1周內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對于未入舍的雛雞,重要的是應根據種禽早期的飼養標準來配制飼料。該標準要求:
高度可消化的原料,尤其是蛋白(可消化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來源。
應用高質量的原料。
由于免疫系統正在發育之中,因此任何一種感染對幼齡雛雞而言均是毀滅性的。注意飼料中隨時都可能存在的霉菌毒素。因此,需要使用廣譜、速效的霉菌毒素吸附劑來盡量減少其影響。
飼喂最適的品種專用型日糧和高質量的飼料,將使雛雞能攝入其生長發育所需的足量飼料。
Zauk等(2006)研究了酵母細胞蛋白(Yeast Cell Protein,YCP)對1~7日齡肉雞小腸絨毛的影響(圖3)。組織學檢查結果表明,當日糧中添加了YCP,肉雞的小腸絨毛發育得到改善。2 %的添加水平能夠取得最佳的效果。絨毛發育改善極有可能是由于YCP含有更易消化的氨基酸和高質量的核酸物質所致。
據喬治亞州立大學的Steve Collett博士報道,在肉雞日糧中添加Manan Rich Fraction(MRF)組分或Actigen,將會提高肉雞的總體腸道健康水平(圖4)。
Collett博士就肉雞腸道健康和完整性建立了一套獨特的概念。他的“菌種、飼養、淘汰”(Seed Feed Weed,SFW)計劃是一個專為改善腸道健康、減少抗生素使用量、提高動物福利(通過減少家禽的足墊疾病)以及生產性能的肉雞“整個生命期”的腸道管理體系(表1)。
SFW是一個純天然的飼養管理計劃,旨在減少和/或消除因腸道健康相關問題而對抗生素的需求。
菌種:在孵化場或雞場,向1日齡雛雞噴灑益生菌,以便給雛雞的腸道接種早期定居的細菌(ALL-Lax XCL)。
飼養:飲水衛生——飲水系統用氯或酸處理,以利于腸道菌群的生長(Acid-Pak 4 Way)。
清理:消除競爭腸道營養并會影響腸道健康的“壞”細菌,例如大腸桿菌或沙門氏桿菌(1型菌毛阻斷劑,如Actigen)。
5 管理措施
有助于確保肉雞早期獲得最佳生產性能的關鍵要素是要為雛雞提供合適的環境,即正確的育雛條件,包括正確的溫度、濕度、最低限度的通風條件,這些都可以提高肉雞的采食量,刺激它們采食和飲水。重要的是要通過檢查雛雞嗉囊的充盈度來監控飼料的攝入情況——在24 h內,95 %的雛雞嗉囊要充盈。
6 確保雛雞早期的采食量
早期飼喂的遠期影響是多方面的,采食的肉雞將會生長。卵黃用于腸道最初的發育。然而,飼料可促進卵黃的利用和腸道的蠕動。養分可刺激腸道的生長發育,不足則會導致腸道的生長發育減慢。
原題名:Feeding, management andearly gut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chick (英文)
原作者:Aziz Sacranie(Global Poultry Services 公司技術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