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興紫砂壺是十分典型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其制作工藝是富有民族特征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至今日,紫砂壺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陶瓷領域都獨樹一幟,而它的發展更離不開歷代工匠和文人雅士的智慧與創造。
紫砂壺制作工藝歷來為世人所推崇,尤其是造型藝術更是體現出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千姿百態、變化萬千,“方匪一式,圓不一相”。因此從造型工藝的角度而言,紫砂的地位居于一切其它陶瓷工藝之上。隨著時間的推移,紫砂壺的人文內涵、精神品位等亦愈加受到世人的重視,可以說,內涵價值已經成為衡量一把壺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紫砂壺藝創作向來注重挖掘內涵,以帶來共鳴為追求。自古以來,紫砂壺佳作不勝枚舉,作為當代制壺藝人繼承創新、傾注心力就顯得尤為必要。現通過探討“和平之鴿壺”(見圖1)的內涵,來談一談紫砂壺的人文功用。
紫砂壺是時代精神的載體,也是文化流傳的媒介。作為制壺藝人,理應具備歷史使命感,在創作的同時也要關注當下、關心時事,并將其與創作結合,從而豐富作品的內涵及深度。“和平之鴿壺”顧名思義以“和平”為主題。和平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內心期許。和平鴿作為和平的象征,多被應用于藝術作品和各種活動。當優雅的和平鴿被放飛時,和平的希望也在人們心中冉冉升起。通過和平鴿,這種無聲的祝福得以真切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和平之鴿壺”整體亦選用和平鴿為基本造型,整把壺充滿了生動的趣味,于惟妙惟肖中表達著人們最樸實的心愿。
紫砂壺不同于瓷器,其表面無釉,更多是通過外在造型的變化來無限延伸其美感的空間,從而提升其藝術境界,帶給人美好的藝術享受。這把“和平之鴿壺”就是在光貨的基本造型上,最終呈現出花貨造型風格的作品。
“和平之鴿壺”整體上圓穩勻正,以曲線勾勒成形,敦龐周正、大氣灑脫。壺身圓潤飽滿,鼓腹外凸;腰部稍長,線條感極佳;底部收腰,呈圓形平底;壺蓋上鼓,蓋邊沿包圈,合于壺口,更顯豐腴優雅。整把壺將線條的流動感效果運用到了極致,如三彎流、大耳圈把、壺身的凹凸曲線,以及壺腰恰到好處的線韻裝飾,無不美倫美奐,整體好似一位身材婀娜又充滿朝氣活力的女子,帶給人美的享受。整把壺的畫龍點睛之筆則在于精益求精的細節,將和平鴿的形態特征轉化于壺上,如壺嘴為鴿首,兩只眼睛分別點于壺嘴兩面,以壺嘴為中心在壺身兩側分別裝飾翅膀,更顯栩栩如生。同時,在壺把造型中添加尾翼元素,整把壺更似和平鴿在空中迎風振翅飛翔,將作品主題詮釋得淋漓盡致。壺鈕造型頗具風格,形似搖曳的燭火,給人帶來無盡的溫暖、平和與安定,進一步表達出作品和平的內涵。
“和平之鴿壺”在深入闡釋主題的同時,也實現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壺身飽滿,容量適中,壺嘴出水順暢,圈把端拿舒適,燭火狀的壺鈕便于提捏,整體輕盈而不失大氣。壺鈕處出氣孔特開在鈕底兩側,呈對稱分布,這樣的巧妙構思保證了此壺完美的斟茶性能。
紫砂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因而紫砂壺被賦予了豐富的精神人格和人文個性,這也確保了壺藝的長青。“和平之鴿”祝和平,溫暖安定寄深情。此壺展示了和平主題,表達了當下時代主流與大眾心聲,充分釋放了人文個性,升華了整體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