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鳳題材在生活中常見,若將其化為素身,在一把溫潤內勁的紫砂壺上予以展現,一定能實現力與美組合的靈動。龍象征力量,而鳳代表了美好。龍鳳的結合也代表了力與美的結合,這種結合催生了“素身龍鳳壺”(見圖1)。
1 “素身龍鳳壺”的造型
“素身龍鳳壺”整體外形圓潤飽滿,線條流暢,曲面光潔可人。此壺以鳳頭為嘴,以龍頭銜鳳尾的顛覆性形象為把,似游龍戲鳳,頗有趣味。蓋、鈕聳凸,與圓潤壺身相呼應,暗示了此壺獨運的匠心。
沒有鳳,龍就是孤單的龍;沒有龍,鳳就是凄清的鳳。龍因力而生,鳳因美而活。龍為鳳提供歸宿,鳳為龍提供目標。龍與鳳在壺嘴、把上精彩紛呈的交織,增添出別樣的迷人風情。萬象明德,龍鳳呈祥,在“素身龍鳳壺”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2 “素身龍鳳壺”的主題思維
回望歷史,很少有人意識到龍鳳是古人虛構出的神話生物。這種設定隨著長期的潛移默化,逐漸為全社會普遍接受,滲入各種細節。“龍鳳呈祥”則更有著傳奇的來歷。傳說舜即帝位后,廣開視聽、尋訪賢明、教民稼穡、推廣教育、倡導禮儀、改善風化,又命夔為樂官,譜曲制樂。三年后,天下大治,夔作《九韶》曲呈獻。虞舜大喜,會集百官,親自演奏。俟彈至《九韶》,有金龍彩鳳騰云駕霧逶迤而來堯舊臣蒼舒興奮地說:“這是龍鳳呈祥呀,龍至則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鳳來則國家安寧,萬民有福。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龍飛鳳舞,代有見聞。”
在諸多存世的吉祥圖案中,龍鳳組合堪稱翹楚。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畫面上,龍、鳳相互依存,周圍是朵朵祥云。龍是升龍,張口旋身,回首望鳳;鳳是翔鳳,展翅翹尾,舉目眺龍。龍鳳彼此呼應而互為補益:龍性威嚴有靈,鳳性善美兆瑞。兩者走到一起,便龍鳳呈祥。限于紫砂壺有限的體量,無法對這樣的美好寓意予以面面俱到的復雜呈現,因此筆者選擇了折衷巧妙的抽象處理方法:首先將壺身、蓋、把做成渾圓狀借以傳達出祥和之氣;再在壺嘴、把的龍銜鳳尾上做文章,以此闡明主旨。
傳統的文化理念中,龍鳳皆代表了吉祥如意,兩者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的婚姻。龍鳳呈祥四字語出《孔叢子·記問》,人們喜歡用龍鳳呈祥來比喻比翼雙飛、恩愛相隨、相濡以沫的忠貞愛情。“素身龍鳳壺”也因此是當下浮躁的婚姻心態下的一絲清風,在素壺和香茗中浸潤美好的愛情。
龍鳳互相影響,就像世間男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龍鳳相合的說法在民間廣泛存在,在不同的地域和民族有不同的具體表現,但主要還是講的婚姻和諧美滿。所以,用“素身龍鳳壺”反映這個主題,體現了進步的創意,值得肯定。
3 小 結
紫砂藝術以其近乎無限而豐富多彩的可能給予了人們回味歷史及解讀當下以充分的想象空間。如紫砂藝人制壺時用心、用情,注入不凡的靈感,即可使之成為有生命、有韻味的藝術品。在壺上表現出巧思和情懷,是紫砂藝人追求的至高目標。當今的紫砂藝人繼承先賢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獨運匠心,在作品中展現出斑斕的個性色彩,從而彰顯其藝術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