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的審美情趣有了豐富的變化。歷史悠久的紫砂壺作為人類藝術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其一如既往勝任茶器功能的同時,亦向世人傳遞出豐富的文化內涵。紫砂壺因茶文化而生,自然而然與禪文化也有著密切聯系。自古以來,以禪文化為題材創作的紫砂壺不可勝數,但這并不影響當代陶藝人對它們的青睞。“蓮意套壺”(見圖1)就是一套將禪、茶文化結合并加以發揮的作品,其藝術形象和文化元素無一不向人們展示出信仰的虔誠和對藝術、生活的深刻理解。
佛教文化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禪文化作為佛教文化的一支在我國有著深遠的影響,是東方文化的精髓。禪即在定中產生無上智慧,以無上智慧來印證一切真如實相的教法。因禪的概念十分寬泛,故世人的領悟也各有不同。以各種物事為喻就是闡述其內涵的最好方式。蓮花因其潔凈無染、高貴典雅而與佛教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蓮花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佛的象征。佛教文化中蓮花用處甚廣,如蓮花座、蓮花臺,根據佛教傳說不少菩薩也是從蓮花中降生的。
“蓮意套壺”從蓮花的形態中悟得深意。盛夏的清風吹皺了水面,帶來陣陣漣漪,一朵朵蓮花在風中起舞,婀娜的身姿獨具神韻,花瓣亦仿佛隨之起伏,別有一番滋味。這套作品無論是主壺、茶杯還是杯托,均有蓮花朵朵開的意韻,動感又不失趣味,抽象而不失生機,全套作品洋溢出自然的氣息以及蓮花代表的禪意,形神一體,令人久久回味。
造型裝飾是一把紫砂壺最直觀的表現,可以說也是構成紫砂壺最基本的元素。自明中葉以來,歷代能工巧匠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創造,使宜興紫砂壺成為我國陶瓷美術中藝術性極高的一類。紫砂壺在造型上可謂豐富多彩,變化無窮。“蓮意套壺”以蓮花為其造型而命名,也正因此,其造型整體上有著仿生花貨的特征,生動而富有創意,真正滿足了“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期望。
主壺壺身飽滿豐潤,腹鼓,肩寬,腰部略收,壺底為矮圈足。壺蓋似倒扣的碗,平蓋凸起,蓋口上下合一,整體猶如一顆碩大的蓮子;同時,蓋頂中央是一粒蓮子狀壺鈕,雖然略有抽象,但亦凸顯蓮韻,大小蓮子彼此呼應、妙趣橫生;壺嘴和壺把為傳統三彎長流和圈把,與壺身風格一致,流露出完整協調的韻味;同時,壺肩上裝飾對稱和諧的蓮瓣陽紋,不僅富于立體感,也將蓮的神韻表現了出來,花瓣此起彼伏,仿佛正有微風輕拂,此時無聲勝有聲。
茶杯及杯托的花瓣裝飾與茶壺遙相呼應,圓茶杯身筒略高,鼓腹飽滿,杯身上同樣裝飾有一圈立體而有起伏的蓮花瓣,精巧細膩、線韻美觀。每只茶杯分別配一只杯托,比例適宜,不僅契合杯底,邊沿更是塑造成完整的花瓣造型,猶如一朵盛開的蓮花。花瓣的立體紋路與壺身及杯身的裝飾完全一致,蓮意淋漓盡致表露無遺,令人傾慕。
紫砂壺的藝術語言往往恰當地體現出其文化價值,例如在壺型、裝飾等方面融入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元素,使簡單的茶器給人帶來激蕩心靈的藝術震撼力,從而提升意境。“蓮意套壺”深入挖掘禪文化的內涵,以蓮花作為象征,將禪的意境和情懷表現了出來。悟禪得趣人心美,豐饒夏韻蓮意足。這套作品可以讓人體悟到禪的智慧、自然的趣味、豐富的情感等諸多內容,而這些在整套作品的藝術品位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