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全納教育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具有多個方面的重要意義,但是其作為高校體育教學領域的一種全新嘗試,并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模式和經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全納教育的實踐時,必須要對理念的內涵和實施的策略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積極的探討,才能夠確保教育的成效。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全納教育理念的內涵及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借此為全納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融入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全納教育 教學改革 高校體育 實施策略
全納教育理念是在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強調沒有歧視、沒有分類、也沒有排斥的教育理念。全納教育最初是針對殘疾人的教育問題提出的,在提出之后就得到了教育界的認可,并在世界教育領域內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時至今日,全納教育理念已經遠遠超出了其形成之初的意義,由殘疾人的教育問題延伸到了教育中各類需要關懷的人群,并在多個學科的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實踐與應用。其中,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全納教育理念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實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樣也得到了高校體育教育人士的重視與關注,部分高校甚至已經在近些年的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中有意識的開展了關于全納教育的實踐活動,將全納教育的理念融入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之中。
然而,全納教育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作為一種全新的嘗試,并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模式和經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全納教育的實踐時,必須要對理念的內涵和實施的策略等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積極的探討,才能夠確保教育的成效。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全納教育理念的內涵及其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進行了分析,以期能夠借此為全納教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融入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一、全納教育的概念與內涵
全納教育在提出之初,指的是針對殘疾人的沒有歧視、沒有分類、也沒有排斥的教育。如今隨著全納教育對象的拓展,全納教育的定義也得到了進一步完善與發展。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日內瓦召開的第48屆國際教育大會將全納教育的概念界定如下:“全納教育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進程,其宗旨是向所有人提供有質量的教育,并尊重學生的多樣性和不同的學習需求、能力、特點以及學習預期,消除教育過程中一切形式的歧視。”而關于全納教育的概念,我國大部分研究者都認為,全納教育是強調教育要面向所有學生,要能夠容納和接納所有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以促進所有學生的個性發展的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過程,要理解全納教育必須要注意科學認識以下三點問題:
首先,全納教育的目標是要向所有學生提供有質量的教育,并以此來促進所有學生的個性發展。全納教育理念認為,所有的學生都是正常的學生,只是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育需求或者說是個別學生有一些特殊的教育需要。因此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要向具有不同教育需求的學生提供能夠滿足其實際的、多樣化、個性化的教育,以此來促進所有學生的個性發展。
其次,全納教育中的全納,指的并不是簡單的將所有的學生納入學校生活環境和教學活動之中,而是要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課程安排、教學組織等將學生真正的融入教學之中,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最后,教育公平是全納教育堅持的核心,但是,要注意全納教育中的教育公平指的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接受一模一樣、毫無二致的教育,追求一種絕對的平等,而是指的是所有的學生在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上的平等,指的是所有的學生都有接受符合其實際需求的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但是具體的教育的形式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狀況進行差異化、多樣化的安排。
二、全納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首先,要注意轉變任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態度。全納教育首先是一種態度、一種行為觀念,全納教育的概念在最初被提出時,其根本的目標也是要改變教育者對于教育活動的態度與觀念。因此,要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貫徹實施全納教育的理念,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注意轉變高校體育任課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態度,讓任課教師真正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合理安排,滿足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其次,要注意對所開展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進行通用性的設計。通用性設計,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盡可能的在最大的范圍內,為不同能力的人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種方式。在開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對高校體育教學活動進行通用性的設計,不但可以在綜合考慮大多數學生學習需求的基礎上設計統一的體育教學內容,同時還可以通過創建學習者的個體差異,靈活的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等進行安排和調整,以此來滿足學生的個體化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展。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針對具有特殊需求學生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不要完全的將特殊學生隔離在統一的教學安排之外,否則就違背了全納教育的要義,正確的做法是盡可能的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是所有學生中一份子,自己與其他學生的區別只在于你我之間學習的需求不同,而不是你與我之間的不同。
參考文獻:
[1] 王健,曹烴.融合共享: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訴求[J].體育科學.2014.03.
[2] 李波,朱琳琳,崗川曉.全納教育視野下高校體育特殊教學設計的新闡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