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相較于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而言,生成性體育教學不但能夠更好的體現體育教學的豐富性、開放性、多變性和復雜性,同時還為教學過程中師生創造性的發揮留出了更大的余地,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鑒于此,本文就針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生成性體育教學的概念與內涵,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探討了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策略,以期能夠借此為小學體育生成性教學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生成性資源 體育教學 小學體育
生成性體育教學是在反思傳統學校體育教學弊端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思想,同時也是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理念。
一、生成性體育教學的概念與內涵
生成性體育教學,簡單來說,實際上指的就是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任課教師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以教學中實時出現的有價值、有創見的問題和情境為契機,合理的調整或者是改變原來的教學預設,以挖掘學生的潛能,引發學生的思考,發展學生的個性,促進教學目標實現的過程。在理解生成性體育教學的概念時,要注意如下幾點問題:一是,生成性體育教學強調要不但要關注教學的結果,還要關注教學的過程;二是,生成性體育教學重視教學過程中偶發性事件以及有價值、有創見的問題和情境附加的教學價值;三是,生成性體育教學核心要義在于對學生主體性的切實關照。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利用的基本原則
生成性資源是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成性教學的重要載體,要確保小學體育生成性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生成性資源的科學開發與合理利用是基本前提。為了確保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主要應注意遵循如下幾個基本原則:
首先,目的性原則。在針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生成性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活動看作一個有著明確的目的地,但是卻沒有固定的到達路線的旅程。雖然到達目的地的過程是動態的、可以靈活調整的,但是這個過程卻必須要始終為最終到達目的地而服務,也就是說,在進行生成性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所生成的資源必須是與教學目標相一致的,任課教師要能夠對教學中出現的生成性資源進行科學準確的價值判斷,如果發現這一資源對學生的發展、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是無用的,就要斷然摒棄,以免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
其次,經濟性原則。經濟性原則指的就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時,一定要注意考慮使用教學資源的經濟性,盡可能的能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實現最佳的教學成效。例如:城市小學在進行體育教學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時,可以合理的融入時尚性的元素,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如果偏遠的農村小學不顧本校的實際也進行類似的生成性資源的開發,無疑就違背了經濟性的基本原則,很可能耗時耗力卻反而不如就地取材,利用農村當地的特色資源進行生成性資源開發的效果更好。
最后,合作互補原則。小學體育生成性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合作互補原則,指的就是在進行生成性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不但要充分發揮任課教師的作用,還要讓學生積極、能動的參與進來,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通過雙方的努力共同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的質量與效果。
三、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策略
首先,注意從任課教師的角度出發,進行小學體育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任課教師是小學體育生成性教學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導者,從任課教師的角度出發進行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具體來說,從任課教師的角度出發進行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可參考如下兩種方法:一是,注意從任課教的反思與總結中啟發生成教學資源,通過反思與總結,啟發和引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進行深入的探討,實現教學資源的動態生成;二是,要注意從任課教師的失誤中捕捉教學資源。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任課教師即使再有經驗,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某些小的失誤,如:講解時的口誤,技術示范時的失誤等等,此時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影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而如果處理得當則有可能成為寶貴的教學資源。例如:在跳高教學中,任課教師在示范跳高的動作時碰掉了橫桿,此時,任課教師就可以抓住這一機會讓學生分析和討論剛剛自己為什么沒有跳過橫桿?怎樣做才能夠跳過橫桿?如何避免類似的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跳高技術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注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小學體育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生成性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時,一方面同樣也要注意從學生的錯誤中捕捉生成性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同時還要注意鼓勵學生進行奇思妙想,利用學生的創造力生成教學資源。例如:在跳遠教學中有學生模仿青蛙進行青蛙跳,引起了其他學生的關注,此時任課教師直接嚴厲制止,雖然能夠保證良好的課堂秩序,但是如果及時捕捉這一事件中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觀察青蛙跳的動作與跳遠動作之間的異同,并對這些異同之處進行適當的講解,不但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跳遠技術的理解,還保護了學生的想象力與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張艷麗.巧用生成性資源創新體育課堂教學[A].江蘇省教育學會2014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C].2014.12.
[2] 李正彪.生成性教學與小學體育課堂的融合探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