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健康與養老服務需求快速釋放。國家統計局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于2000年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并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養老問題面臨著嚴峻的形式。本文以加強老年人健康服務體系、老年人教育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和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為主要研究內容,總結現有養老模式下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管理等環節存在的問題,為全民健身養老服務品牌發展找準突破點。最終達到提高老年人身體素質,增進身體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滿足老年人提高生活質量的服務需求。
關鍵詞 全民健身 老齡化 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服務品牌
一、老年人體育養生現狀
長期以來,黨和政府都十分重視開展老年健身運動,1995年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第(十三)重視婦女和老年人的體質與健康問題,積極支持他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2011年-2015年《全民健身計劃》意見稿具體內容中第七條中提出:全面發展老年人體育:不斷創新適合老年人身體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會、全國體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會上指出:“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46號文件)第一次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因此老年人的體育養生,成為全民健身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基于全民健身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的構建
國家統計局、全國老齡辦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于2000年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并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養老問題面臨著嚴峻的形式。據全國老齡辦公布的資料,我國有三種基本的養老服務模式,分別是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其中“居家養老”的概念是由國務院辦公廳在2006年2月9日提出,2008年1月29日國務院下屬10部又聯合下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意見》,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的服務體系”。目前,我國政府大力倡導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這是綜合我國國情和老年人傳統家庭養老習慣而做出的必然選擇。
三、基于全民健身的養老服務品牌的構建
老年人的體育健身運動大致分為有氧運動和棋牌類運動兩大類,其中有氧運動的體育健身以室外為主,全民健身與目前普及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都以社區為單元,社區健身路徑的修建,特別是適合老年人運動的場地器材的修建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社區內打造各種體育服務資源(場地、運動項目、中老年健身指導員、中老年健身志愿者等),形成基于全民健身的養老服務模式就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一)品牌構建的理論基礎
品牌是一種錯綜復雜的象征,它是產品屬性、名稱、包裝、價格、歷史名譽、廣告形式的無形總和。品牌是市場競爭決勝重要的武器,為了在市場的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無論是生產有形產品還是無形產品的企業或者組織,都要在消費者心中塑造各自的品牌,注重品牌戰略發展,因此品牌構建勢在必行。
(二)基于全民健身的養老服務品牌發展的理論依據
體育健身服務系統的加入,將使我國社會原有的養老體系更加充實、完善,全民健身養老服務更能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滿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但是,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目前尚無學者對其內涵、表現形式做出嚴格意義上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對全民健身養老服務的概念做出界定。
(三)基于全民健身服務品牌發展的預設困境
盡管國家對全民健身、養老服務給予極大的政策支持與財力支持,但由于涉及面積大、面對群眾多,無論哪一方面都并非完善,仍有不盡人意之處。在研究時,對樣本城市重點進行一下幾方面的研究:1.資金來源不多元方面;2.城鄉發展不均衡方面;3.健身路徑不合理方面;4.組織管理不完善方面。
(四)基于全民健身的養老服務品牌發展的可行路徑
1.健康服務、養老服務、體育服務深度融合。建立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的健康服務體系等。2.政府大力支持,同時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合作、聯營等途徑,參與醫療、養老、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和公立機構改革。3.加強人才培養、流動,規范執業行為。高校增設健康與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大人才培養力度。4.提供老年人再教育計劃,以老養老。應當組織低齡老人學習體育知識、健康知識等,建立健全一整套老年人教育培訓計劃。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中國的老年健康與老年體育[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9.01:4-9.
[2] 羅旭.我國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體育科學.2008.08:81-96.
[3] 汪波,李慧萌.論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概念與結構[J].體育科學.2011.02:5-11.
[4] 董紅亞.我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解析和重構[J].社會科學.2012.03:68-75.
[5] 趙之心.趙之心運動養生精華集(第一版)[M].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9.1.
[6] 李相如.中老年健身與健康指導(第一版)[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7.1.
[7] 李學斌.我國社區養老服務研究綜述[J].寧夏社會科學.2008.0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