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隨著各空乘院校對空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視,空乘學生身體素質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身體素質一般是指人體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技能。本文從傳統訓練方法著手,分析訓練中存在的問題,著眼于科學化的訓練理論構建新的訓練體系,使訓練更加科學性、系統化,從而有效的快速的提高空乘學生訓練水平,全面提高空乘身體素質。
關鍵詞 空乘 身體素質 訓練 問題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全球經濟競爭加劇,民航業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先導作用更加突出。民航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作為“戰斗在最前線”的空乘人員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注重空乘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應注重身體素質的訓練,身體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科學合理的訓練。受限于訓練條件以及訓練水平的參差不齊,現今空乘身體素質訓練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空乘身體素質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訓練方法簡單缺少針對性
訓練方法是指在訓練活動中,提高運動水平、完成訓練任務的途徑和方法。正確的認識和掌握不同訓練方法,是順利完成訓練過程中不同時期的訓練任務和有效的控制運動能力發展進程的關鍵。空乘學生在訓練方法上比較簡單,教學訓練過程中缺少針對性。空乘課堂訓練人數較多,身體素質基礎各不相同,訓練方法簡單缺乏針對性會使學生產生厭倦,導致訓練過程中情緒不高,注意力不集中,很難保證訓練效果、完成訓練任務而且容易引發運動損傷,阻礙空乘學生整個運動能力發展進程,現有的傳統訓練方法已不能滿足空乘學生身體素質訓練和教師的教學需求。
(二)訓練手段單一
訓練手段是指在訓練過程中,以提高某一運動能力、完成某一具體的訓練任務所采用的身體練習。在提高身體素質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和空乘學生采用的訓練手段較為單一。例如:在發展上肢力量訓練時基本上采用俯臥撐和臥推杠鈴的方式,下肢力量通常采用蹲杠鈴的方式,速度、彈跳、耐力訓練只有跑和跳等等,造成學生能力發展不平衡,在長期枯燥單一的訓練過程中,學生訓練興趣和樂趣逐漸缺失。
(三)訓練強度負荷安排不合理
空乘學生在進行身體素質訓練時,會面臨訓練強度和負荷的安排存在過大和過小兩種情況:一方面,為了更快更好的提高身體素質,教師和空乘學生在訓練量的安排上大多喜歡使用大運動量、大負荷、高強度的訓練方式。這種不合理的訓練安排,會使訓練質量和數量很難得到保證,訓練效果不佳,勉強完成,質量也不高,容易造成訓練疲勞過度和運動損傷;另一方面,訓練強度和負荷過小起不到增強身體素質的作用,反而更容易挫傷訓練積極性,養成空乘學生的訓練惰性,影響整個周期訓練的完成。
(四)不注重訓練理論的學習
在訓練中,教師主要對空乘學生身體素質進行訓練,僅僅教授訓練動作和規定訓練時間、訓練方法、訓練手段、訓練負荷等,往往容易忽視訓練理論的傳授,例如: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運動損傷等。學生被動接受并不明白訓練動作和訓練量的意義,在不了解人體基本身體結構、基本生理常識、基本訓練原理等情況下自然就無法做到結合自身身體素質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更加適合的訓練方式和手段。沒有理論知識基礎的訓練是盲目的,短時間可以對身體素質的提高提供幫助,但后期提高就會變的很困難,且更容易在不科學的鍛煉方式下引發運動損傷,危害機體健康。
(五)醫務監督的缺失
空乘教學訓練過程中缺乏醫務監督,大多數教師不注重對訓練場地、訓練設備、訓練服裝等方面的安全檢查。訓練開始之前教師容易忽視對訓練場地是否平整有無障礙物,單雙杠、啞鈴、杠鈴等器械有無年久失修的潛在危險的檢查和判斷,這些極易引發運動傷害的發生。對學生佩戴的首飾、服裝和鞋子沒有進行嚴格要求,確保不了訓練過程中的著裝安全;在訓練過程中,忽視學生運動反應,訓練量得不到及時調整,輕者很容易引發心悸、頭暈、惡心等不良反應,重者甚至威脅生命安全。當損傷等緊急情況出現時,教師能否運用科學有效的急救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六)忽視放松和恢復
訓練課結束后和下次訓練課開始前,身體放松和疲勞恢復往往不被重視甚至忽略。在大多數訓練課程或任務結束時,教師未能安排和組織學生進行課下放松活動。放松和恢復的重要性是由運動訓練的基本原理決定的客觀規律,可以說沒有放松和恢復就沒有訓練水平的提高。因為在訓練過程中,只有機體得到全面的超量恢復,才能打破機體各組織、器官、系統機能的平衡狀態,引起應激反應。經過充分的放松和恢復性訓練,才能使空乘學生機能水平在更高的水平上達到新的平衡,進而適應和提高。
二、提升空乘身體素質訓練的對策
(一)完善訓練方法
在正確認識和掌握不同訓練方法的前提下針對不同空乘學生身體素質基礎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訓練方法,例如:不同體質特征的分組訓練、變換訓練花樣、增加訓練游戲等方法,這樣的訓練方法有利于安排不同體能水平學生的運動負荷、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助,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訓練積極性,使水平較低的學生快速達到合格標準,水平較高的學生得到更大的提高。
(二)豐富訓練手段
改變單一訓練手段,將發展力量、速度、耐力等訓練內容采用不同方式組合起來進行訓練。例如:利用地形、地物做短距離的后退跑、沙地跑、交叉跑、階梯跑等跑的練習;俯臥撐練習時采用立臥撐、平板支撐、擊掌俯臥撐等多種訓練手段,改變枯燥單一的訓練過程,提高訓練效果。
(三)科學合理的安排訓練量和負荷
在訓練量和負荷的安排上不能僅憑經驗,要考慮空乘學生自身訓練水平、運動量、運動強度、運動時間等問題。長期進行高訓練量、低訓練強度的訓練,容易使學生運動神經系統和肌肉疲勞,使訓練效果下降。采用高強度負荷訓練時,不能忽視訓練量的重要性,高強度必須建立在一定的訓練量基礎上來進行,訓練強度要有結構性和穩定性,訓練量也應保持在一定的程度。
(四)加強訓練理論的傳授與學習
適當安排訓練理論的學習,將基本的人體解剖、運動損傷、運動生理等訓練學原理傳授于空乘學生。讓學生明白訓練動作和訓練內容的意義,查找自身訓練中存在的不足,結合專業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合理的訓練方式和手段,進行科學訓練,避免損傷。
(五)做好醫務監督
切實加強對訓練場地、設備、服裝等方面的安全檢查,訓練過程中密切關注空乘學生運動反應,發現情況立即采取有效手段進行處理。強化自我監督意識,重視主觀感覺如:飲食、睡眠等;做好生理指標的檢查如:脈搏、乳酸含量、肌力等。促使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和訓練衛生。
(六)重視放松和恢復
要加強對放松和恢復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訓練課結束后,組織空乘學生進行放松和恢復,可以采用放松操和游戲的方法來進行。課下督促學生就行恢復性鍛煉以及通過采用電療、按摩、針灸等多種方式進行恢復,為下一次訓練課或周訓練量的到來做好準備。
三、結語
綜上所述,空乘學生身體素質訓練還存在較多問題,為了確保訓練質量和訓練效果,只有在加強訓練理論傳授與學習的基礎上正視訓練中的不足,從做好訓練計劃、完善訓練方法、豐富訓練手段、科學合理的安排負荷、重視醫務監督、保障課下放松和恢復等方面工作著手,根據學生情況周期訓練結束后做出總結,調整訓練量和強度安排,進行專項身體素質的測試,檢驗訓練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空乘學生訓練水平,使其身體素質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加勤.淺談高中體育考生身體素質訓練方法[J].教育戰線.2011(06).
[2] 郭可雷.現代運動訓練發展趨勢探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06).
[3] 劉鑫.身體素質訓練方法及其錯誤的糾正[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9(02).
[4] 范林娟.對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探討[J].科學大眾.2015(11).
[5] 周薇,張茹,靳春燕.淺談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J].才智.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