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做好運動損傷危險因素的識別,保障大眾健身運動的持續健康發展,越來越受社會各界的重視。對上班族來說,因為工作繁忙只能“見縫插針”地進行運動,這不僅讓他們成為運動損傷的高發人群,更讓文體賽事的組織者倍感壓力。這就需要我們認清運動損傷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有針對性的提出干預方法,使預防成為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環節。本文通過對在職員工參與體育鍛煉基本情況的調查、分析,指出導致運動損傷的危險因素,并探索減小損傷危險性的方法。
關鍵詞 大眾健身 運動損傷 危險因素識別 預防
運動損傷是指由于參與體育運動而導致的一切意外事故。盡管參加體育運動是有益的,但運動損傷卻是一個顯著的副作用。如果我們能認清運動損傷發生的潛在危險因素,利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預防,使其不發生或降低頻率,那我們將從體育運動中獲益。
一、運動損傷的嚴重性
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大眾健身運動中,各種體育賽事蓬勃開展,但問題是,參加運動帶來的健康獲益是否能夠超過患運動損傷帶來的危險。據統計,20-49歲的中青年人正是運動損傷的高發人群。尤其是在職員工,因為日常工作繁忙,他們只能“見縫插針”的進行運動,一次運動下來腰酸腿疼,渾身疲憊,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出現急性扭挫傷等運動損傷。急性損傷往往是因突然承受巨大外力而造成損傷,而網球肘、肩周炎這樣的慢性損傷卻是日積月累,一旦病發就可能成為頑疾,讓身體持續受到傷害。
在專業領域,損傷的嚴重性分類是依據損傷的程度、損傷的類型以及損傷本身的屬性進行的。而對于在職員工來說,最有意義的衡量標準應該是因傷退出體育賽事或誤工的時間,即以誤工的天數或賽期來表明損傷的嚴重性。
二、運動損傷研究面臨的現狀
(一)主體多樣性
通過調查發現,參加健身運動的在職員工年齡從23歲到50歲不等,身體素質、技術技能、傷病史等方面也存在差異,且大多都有過在體育運動中發生損傷的經歷。可見,體育運動損傷的發生主體存在著多樣性的特點。
(二)內容多樣性
在職員工參與的大眾健身活動多種多樣,不僅有足球、籃球、拔河等對抗性較強的運動,也有游泳、羽毛球等非身體直接對抗性運動。
(三)不正確的鍛煉方式
不正確的鍛煉方式在強健體魄的同時也會傷害身體,缺乏熱身、水分流失而不及時補充、空腹運動、“突擊”運動,這些現象普遍存在于體育運動中,特別是緊張忙碌的在職員工,往往沒有人真正注意避免。
三、運動損傷的危險因素類別
如果要預防損傷,必須先確定導致損傷的危險因素。但,實踐證明運動損傷往往是由不止一個因素導致的,而這些因素可能對運動損傷的發生和損傷的嚴重程度產生影響。所以,全面的看待導致損傷的危險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內在因素
包括:年齡、性別、體質、健康狀況、運動機能、技術水平等。有些危險因素是顯而易見的,如較大的年齡,以往的損傷史等,而有些因素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如女性運動員,有研究表明,女性在籃球運動中,韌帶的損傷危險是男性的4-6倍。
(二)外在因素
包括:隊友、對手、裁判員、規則、護具、場地環境等。
(三)觸發事件
不是所有運動損傷危險因素都會導致損傷的發生,運動中許多危險因素也并不是單獨起作用,往往造成運動損傷的關鍵在于導致損傷的情境事件,例如,場上的情況,隊員和對手的行為。
(四)原因模型
四、預防損傷的方法
(一)損傷前的干預方法
1.體育運動參與人的自知。經體檢有異常,特別是經診斷患有心腦血管疾病,且不適合進行劇烈運動的人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合理鍛煉。對于沒有運動經歷或運動習慣、具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也應該特別注意防范運動損傷風險。
2.體育運動組織者應篩選適合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員,具體來說是在競賽發起階段,確定參與該項運動的適當人選來避免危險因素。
3.運動隊管理者應該了解隊員的健康狀況。針對隊員狀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訓練計劃。運動隊管理者與隊員之間應互告互知,即管理者充分說明運動項目存在的潛在運動損傷風險,參與者應主動告知自身健康狀況。
4.在環境方面,調整運動場地的摩擦力,關注天氣狀況。改善場地設施。例如安放柔軟的墊子,在籃球比賽中,場地上的籃球架子都加裝了軟墊,用以保護運動員在完成上籃動作后避免與器具發生碰撞。
5.注重賽前熱身,提高神經肌肉的控制能力和靈活性以避免損傷。
(二)損傷中的干預方法
1.嚴格執行比賽規則,甚至改變競賽規則。例如,如何預防踝關節扭傷。在足球比賽中,采用背后搶斷紅牌罰下的規則。通過改變競賽規則,踝關節扭傷的一個主要危險因素將被消除。這個規則,也將在足球協會開展的日常訓練中應用。
2.改進運動員的技術。例如,網羽運動中預防網球肘,應掌握正確的揮拍擊球動作,便于上肢有效發力,避免關節過度外展引起損傷。尤其是對剛剛接觸羽毛球運動的青年愛好者,掌握規范的技術動作不僅可以顯著提高運動成績,而且可以延長運動壽命。
3.使用防護器具,比如在籃球比賽中提倡使用護目鏡和各部位支持帶。個人防護用品的優點是可以自我運用,重復利用和可調整,通過使用防護用具可以很好的保護易受傷害部位、防止過度的關節運動而導致扭傷。
(三)損傷后的干預方法
損傷后的干預方法主要指損傷后所提供的醫療救助環節。同時,嚴重創傷的快速疏散通道、應急車輛都是損傷后干預的有效方法。
五、分散損傷風險的現狀
境外運動損傷保險。新西蘭事故賠償公司ACC。該公司聲明:如果你是新西蘭的永久居民或公民,無論你是在工作中、在生活中或任何活動中因意外事故而受傷,新西蘭的事故賠償方案——ACC將為你負擔上醫院、看醫生、接受物理治療以及其他任何專家診治費用。在符合賠償條件的情況下,ACC也會補償你因傷誤工而造成的部分收入損失。
參考文獻:
[1] 張篤超.運動損傷康復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2] 宋振華.健身運動的預防與康復[M].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