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2
摘 要 中職學校體育社團在學校社團發展中有自身的組建原則、組建步驟以及工作要求,本文從體育社團在運作中暴露出的制度不完善、經費不足以及學校重視度不足等問題對體育社團進行闡述,同時提出了相應措施建議,以期對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發展起到導向作用。
關鍵詞 中職學校 體育社團 組織建設
學生體育社團是中職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職校園中蓬勃發展,帶動校園文化建設。體育社團不僅是學校體育課的課外延伸,同時是學生興趣培養基地,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推動了校內全校健身運動的開展。
一、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組建原則
體育社團是中職學校學生社團的組成部分,由體育運動的愛好者,結合體育課程與興趣愛好在課余之外組建,目的在于在班級之外實現具有共同體育愛好的學生參與同一體育社會活動的愿望,具有自發性與廣泛性的特點。
(一)體育社團組建的合法性原則
體育社團在學校設立,首先必須要符合學校的規范與校園管理制度,而社團內部的組成人員作為學生,亦必須遵守學校關于學生守則的規定性要求,這是社團可以組建的合法性的前提。學校將學生體育社團組建工作納入學校正常工作計劃,社團實行校長負責制,社團組建首先必須完成社團實施方案的制定、社團的組建、各項制度的健全、指導教師的確定和活動過程的管理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同時在運作中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完成社團反饋等,確保社團管理工作規范有序。
(二)體育社團組建的合理性原則
1.自愿參與原則
體育社團的組建,可在現有的各體育項目群體的基礎上建立,也可以由對某一項目感興趣的學生自發聯合組成。學生數量不限,以自愿參與為基礎,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可以由各專業組長或體育教師就學生的專業特長或技能需要指導學生組建相應的社團,社團組建以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創新的自我發展為原則。
2.形式多樣性原則
體育社團活動內容要貼近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貼近省市體育聯賽的比賽項目以及體育專業的專業技能,結合體育賽事項目內容豐富的特點發展學校體育社團,確保涵蓋專業技能特色項目的多種類型,為學生素質培養、個性塑造、強身健體、社會實踐搭建平臺,努力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性發展趨勢。
3.持續性發展原則
體育社團的建立要與賽前集訓區別開來,社團重點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具有長期性、持續性的特點,可以陪伴學校共發展,與目的性明確的賽前集訓不同,社團對學生自身的體育技能要求不高。體育社團所體現出的競技性要遠低于賽前集訓,社團的競技以娛樂為主,目的在于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作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與校園文化共同發展的,具有持續發展的特點。
4.靈活性與創新性相結合的原則
學生的社團活動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舉行,可在校內,也可到工廠、企業、社區機關團體等進行。社團活動要使中職生在社團自治自理、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增強自身的體育素養、綜合能力和自主意識。
二、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組建步驟
(一)籌備組建期
體育社團的學生源自于本校各年級、不同專業,是以體育活動為載體而建立的社團組織,體育社團的組建首先需要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學生特點的社團建設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必須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與可考評性。明確社團內部權利義務與活動性質,同時載明責任主體。社團以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管理為原則,基于學生管理能力的有限性,需要帶隊教師以及相關分管領導的共同參與,確保社團的良性發展與運作,項目的選擇結合學校的師資和學生的實際需求。
(二)管理推進期
社團納新是社團壯大發展的重要環節,管理中通過學校廣播站、海報、宣傳欄以及校園網絡等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更多的學生了解社團、關注社團、參與社團。在社團管理中,要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活動有方案、有記錄、有成果展示、有總結,積極參與到社團檢查評比活動中,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促進社團活動工作的科學穩步開展。社團需要按計劃組建學生社團干部,充分發揮運動技術水平相對較好的學生的核心作用,由有濃厚興趣愛好并有較好體育基礎的學生組成社團的骨干力量,培養其組織管理能力,樹立社團威信,從而帶動其他學生積極性。
(三)特色發展期
社團在定期組織學生活動的同時,需要提高社團質量,才能保證持續性發展。因此,需要結合本校體育文化建設工作的特點,通過社團的交流觀摩方式,互相學習,交流社團發展經驗,同時在全校社團中樹立先進典型,推廣先進經驗,開展全校優秀社團評比活動。
三、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發展瓶頸
(一)校園關注度有待提升
體育社團是體育課程的延展,也是學生課外活動的重要方式,相對其他中職學校社團活動來講,更具有生存價值與活力,因為涉及到體育賽事的影響,學校對于體育社團給予關注度和重視度尚不足。
(二)社團管理制度有待落實
學校體育社團歸校團委統一管理,通過團委領導,教師指導的方式,由社團干部負責全面管理工作。校團委受到工作精力限制,很難對社團進行有效監控與管理。體育社團組建后隨著關注度的降低,逐漸出現管理制度不完善、社團內部管理混亂、社團發展只重短期效應、缺少長遠規劃等問題,社團組織活動僅憑學生一腔熱情很難維持下去。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有待提升
社團指導教師由于教師工作繁重,無暇投入太多精力指導社團活動,大部分體育社團雖然配有一名指導教師,但是對于社團的作用微乎其微,有的教師僅僅是掛名,甚至不曾出現在過活動現場。
(四)社團經費有限
體育社團的經費缺少固定來源,由于是興趣型社團,與競技型社團存在差別,能夠從學校拿到的活動經費屈指可數,而學生自發性的會員費僅僅夠用于社團的日常性消費。體育運動器材多源于學校體育組,或者學生自帶的器材,器材的有限性也限制了體育社團的活動范圍。
(五)場地不足
通常學生組建社團還需要考慮學校自身場地的設置,由于校園資源有限,可用場地有限,而學生完全根據自身興趣組建的社團可能會由于沒有日常的活動場地而導致社團解散。部分體育社團由于指導教師是體育教師,可以享受場地資源。其他體育社團如跑酷、網球等等,因為缺少場地,很難有效的開展活動,最終也會因為學生熱情的缺失而解散。
(六)社團內部管理混亂
社團的干部大多有服務意識,由于學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加之缺少教師的特別性指導,社團內部的管理存在混亂局面。有的社團會成為老鄉的集散地,有的社團干部完全棄學生守則不顧,以社團活動為由,請假、曠課過于頻繁,造成了惡劣影響。
四、中職學校體育社團的發展
(一)加強自我管理與組織管理
體育社團要想獲得持續性發展,首先在于自我管理,社團成員的精神面貌是社團發展的靈魂,舍棄學業辦社團的學生在自我管理能力上是存在欠缺的,畢竟學生仍應當以學習為重,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但是,也會成為學習的絆腳石。
(二)增強社團的組建力量
1.教師責任制
(1)專業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的技能性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還會調動學生熱情與社團參與度;(2)利用專業體育教師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結合的方式打造的專業社團優勢,創建特色社團。
2.注重培訓社團干部
(1)學校體育教師應定期對各社團管理人員進行體育知識和能力的培訓,以提高他們的體育運動和辦事能力;(2)應優先選拔優秀學生擔任社團干部,樹立他們在社團內部的威信,幫助他們把社團打造成學校的品牌和亮點。
(三)要適當添置體育器材
學校應加快體育場館的建設,適當添置體育器材,保證學生有充足場館和器材進行活動,從而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促進體育社團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黎明.大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05(2).
[2] 趙栩,黃丹.高校體育俱樂部發展方向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4).
[3] 田慧芬.我國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山西體育科技.2006.01.01.
[4] 李少莉.高校體育社團與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和諧互動研究[J].凱里學院學報.2010(6).
[5] 倪銘.大學生體育社團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3).
[6] 葛曉春.談中職學生體育社團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