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體育課程的目標之一,是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并基本形成自己覺鍛煉的習慣,基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夠編制可行的個人鍛煉的計劃,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欣賞能力”。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掌握如何幫助學生建立終身體育的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 幫助 建立 終身體育
終身體育的意識包括健康意識、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三個方面。健康意識是指維護自身健康而預先必須注意的保健知識和理念。具備良好的健康意識對實現自我健康保護和貫徹執行“預防為主”的健康政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人們對健康的信念和觀念,即人們對健康價值的態度和能否獲得健康的信心。正確的健康意識認為:健康是人的第一財富,是事業和幸福的保證,它既是人們活動的基礎,也是人們各種活動的最終目的之一。體育知識包括生理衛生常識、體育人文知識、體育鍛煉常識三個方面。體育技能是指學生應在學會多種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熟練掌握兩種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身的鍛煉能力。
目前,大學生對終身體育概念的認識還比較薄弱,學生基本沒有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因此,該課題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發展趨勢
(一)個性化與實用化相結合。學生所從事的各種運動項目體現了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以及身體素質,因而每個學生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有較大的自主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學生的特長得到最大的發揮。
(二)生理與心理相結合。突出對體育文化內涵的感悟。體育在人的發展過程中具有獨特的作用,是人全面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它不僅能夠培養現代人所需要的公正精神、進取精神和開拓能力,還能夠使人與人之間互相信任、尊重,體育運動不僅使人的身體得到鍛煉,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樹立正確的審美標準,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二、主要方法
(一)激發學生參與終身體育運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事情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積極的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因此學校要加強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讓學生了解體育,走進體育。正確利用學生的好勝心理,通過巧設活動和比賽來培養學生的直接體育意識。學生能否快樂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對學生參與活動的先行設計。如體育教師能使學生在多年的體育學習中找到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不管現在學生有沒有意識到體育對他個人成長的真正意義,就已經不知不覺地接受體育。那么,體育課的教學設計就應該讓體育課成為學生們渴望參與其中的空間,成為學生運動的樂園,多增設一些體育比賽氛圍,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常有強烈的好勝心理,教師在教學中應用這種心理,充分利用學生在校時間見縫插針,設計一些趣味較濃,競爭較強的游戲,靈活多樣地開展各種教學比賽,必將促進學生體育興趣的發展,從而在樂趣中鞏固形成直接的體育意識。
(二)豐富體育課的形式和內容。體育課的組織形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教師們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教師們的這些方法和模式不能總是一成不變或者死板硬套,應該在教學中多采用豐富多彩的教課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體育運動中,應該用優美的姿態做示范,讓學生也有躍躍一試的感覺,從而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
(三)大學須轉變以技術教學的思想,應做到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的教學目標。
(四)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專業能力。教師掌握的知識越豐富,知識結構越合理,就越能觀察和發現新問題,越能適應教育創新的需要。教育創新要求教師要有多方面的知識:不僅需要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同時要及時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和手段,并把它們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為教育創新服務。因此,教師本身要學會學習,不斷地吸收新知識,擴展教育視野,以滿足教育的要求。
(五)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教育。加強教育應成為終身體育的一個過程,而學生則是這一過程的主體。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應加強對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教育和培養,樹立正確的體育觀,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的功能,充分體驗到體育的魅力,充分認識到堅持終身體育鍛煉于國于民的重大意義和作用。我們還要充分做好學生體育觀念的更新工作,即終身體育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求,也是個人生存、享受、發展的需求,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學生認識水平越高,對體育的熱愛、興趣、愛好就愈大,終身體育思想的產生和發展就愈穩定;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就能為實施終身體育教育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婉珍.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四川體育科學.2000(1):52-54.
[2] 王維賢.淺析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9(10):55.
[3] Zhu Huajian.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J]. Keshan Teachers College. 2004(4):192-194.
[4] 董玉柱.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讀與寫:上,下旬.2014(1).
[5] Chen Xiaoling.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lifelong sports [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07(32):243.
[6] Dong Yuzhu. Discussion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 [J]. reading and writing: on, late. 2014(1).
[7] 范永軍.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9):6-7.
[8] 徐守良.如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校長.2008(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