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0月18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和中國美術館共同策劃主辦的“向人民匯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當代十五位美術家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開幕,展出李煥民、詹建俊、劉文西、徐匡、劉大為、韓書力、吳憲生、趙奇、許江、駱根興、陳堅、鄭藝、于小冬、陳樹東、柳青15位長年扎根基層、深入生活、從人民的偉大實踐和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進行生活和藝術積累、取得豐碩成果的美術家的代表作75件。
在這15位老中青結合的美術家中,不僅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塑造新中國人民形象的杰出代表,而且有20世紀八九十年代刻畫改革開放的民族形象的時代先鋒,還有的是新世紀表現民生形象的佼佼者。他們的藝術創作為中國畫的現代轉型,為油畫、版畫、水彩和雕塑等外未藝術的民族風格、中國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卓越的探索。更為可貴的是他們始終如一,長年堅持扎根生活,深入發掘屬于自己的藝術富礦,尋找到自己抒發情懷的創作母題。他們或深入邊遠偏僻的鄉村、邊地少數民族聚居區寫生,或時刻觀察身邊生活,收集創作素材,力求從人文主義視角觀察和揭示新中國人民大眾更為深刻的精神內涵。劉文西筆下的陜北農民是質樸善良的,吳憲生刻畫的農民形象如家人般真切樸實,趙奇描繪的農民總是具有一種苦澀感,鄭藝則展現了一個現代普通的中國農民身上所包含的艱辛與剛毅、迷茫與堅守并存的精神氣質;詹建俊刻畫出激昂的理想主義墾荒知識青年;李煥民、徐匡表現出喜悅的翻身農奴形象;劉大為、韓書力、于小冬、陳堅筆下蒙古族、藏族、塔吉克族人物群像,揭示了這些民族的靜穆堅韌的精神世界;駱根興、陳樹東集多年軍旅生活的積淀塑造出厚重堅實的當代軍人形象;柳青最直接地呈現了當下日常生活中的民生眾相;許江通過葵園來探尋中華民族在屈辱、磨難中抗爭與奮起的民族精神。
這些標志著新時期有關人民與民族形象塑造的經典之作,并不是簡單地說明生活,也非刻畫標簽式的人物形象,而是試圖從更加深廣的歷史、環境、民俗和哲學的角度來發掘人民與民族形象的豐富意涵。而這些形象的認知,無疑來自于這些美術家的出身與經歷,尤其是他們為了表現他們心目中的這些人民與民族形象而經年累月扎根其中,與之休戚與共而形成的精神情感的共鳴,充分體現出藝術家們“深入生活”要身人、心入,“扎根人民”要情系、心系,創作出的作品才能夠不僅具有獨特的個性風貌,而且富有鮮明的民族氣派和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