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市仁布縣中學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是學習化學、體驗化學和探究化學過程的重要途徑,有效教學的核心是“學生參與”,使學生獲得發展。因此,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實施實驗的有效教學是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研究的重要任務。優化實驗教學,加強探究性實驗教學和充分挖掘實驗的教育教學功能,使化學實驗教學的作用最大化,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優化實驗;創新性實驗;趣味性實驗;探究性實驗;教育功能;科學素養;創新品質
波義耳說:“知識應該從實驗中來,實驗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形成科學思維的基礎,這是對化學實驗功能最為精辟的論述。《化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化學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實現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也是全面實現化學課程目標的基本保證”。此次課程改革的重點是實驗教學改革,強調通過以實驗為主的各種探究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應用新課程理念改革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提升中學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實現義務教育化學教學目標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本人基于新課程理念下的關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強化規范實驗操作,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通過實驗的操作和訓練掌握知識,形成自身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養成嚴謹的作風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生今后學習和工作受益匪淺的。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總身受益,有人說:“好習慣可以成就人的一生”。然而,長期以來,由于課業和升學的雙重壓力下,學生對化學實驗基本操作重視不夠,操作不規范。
二、優化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就初中生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而言,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對各種新鮮事物好學、好問、富于幻想。但他們這種學習積極性與短暫的“直接興趣”掛鉤,遇到較為抽象理性的化學知識時,這些小困難便很快地使他們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導致初中化學教學失敗。因此,啟發并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重大課題。本人認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實驗的魅力,通過優化實驗教學這一平臺,調動學生的情緒,培養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主動性和積極性。
1.增強實驗的趣味性
初中化學教材安排的實驗大多是驗證性實驗,驗證性實驗的實驗內容上比較平淡,缺乏趣味性和生動性。教師做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簡單地驗證化學原理,不能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學生不能主動思考問題,不能聯系實驗過程與所學知識理論的關系,達不到認知的平衡,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陷入被動境地。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頭腦里固有的實驗模式,增強化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
2.增強實驗的創新性
直觀有趣的化學實驗既是優化課堂的亮點所在,也是豐富課堂內涵的重要手段,更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現、探究問題的源頭活水,同時又是刺激學生思維,使之處于亢奮狀態的催化劑。為了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教學內容,教師應注重實驗的創新與改進,有時僅僅是在實驗方法和手段上作了細微的變化,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改進實驗的方式
一位著名的學者曾經說過:“你教我學,我學不會;你做我看,我能知道;你讓我做,我能記住。”現在的理論證實了這一觀點。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信息、學生被動吸收的過程,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
三、加強探究性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標準》重視化學實驗的教學功能,但不是簡單地訓練某一技能,驗證某個知識而設置實驗。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學教學離開了化學實驗,教與學就失去了活力和魅力。《新課程標準》直接將實驗穿插上具體的知識內容當中,不再硬性劃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而是給教師的創造性和學生的自主性提供空間。探究性實驗教學,重在探究,學生是探究的主體;貴在引導,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實驗前學生不知道實驗的結果,這就要求他們認真操作,仔細觀察如實記錄。這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同時也有利于發展智力、培養能力。探究性實驗不再是讓學生簡單地機械地區重復實驗,而是通過實驗探索規律、發現真理。
四、充分發揮化學實驗教育功能,培養學生科學素養
中學化學新課程改革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而化學教學離不開化學實驗,這已成為廣大化學教師的共識。但是,大多數教師還沒有充分認識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實驗教育功能是指實驗對學生的情感、科學素養、思維能力、知識掌握、實踐能力等各方面所能發揮的作用,尤其是指實驗對學生發展所能發揮的獨特作用。長期以來,我們對于實驗教育功能的認識主要是: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加深對化學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對規律的掌握;訓練學生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提高實驗能力,大多停留在創設情境、突出重點和難點的層面上。因此,對實驗功能的淺層認識,把實驗教學定位于知識、理論教學的從屬,從而使實驗失去了獨立的地位,沒有發揮其獨特的教育功能,是導致實驗教學長期薄弱的根本原因。為此,有必要對新課程背景下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再認識與探討,以真正達成“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宗旨”的新課程理念和“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目標。
五、注重化學實驗的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
化學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化學知識已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角落。貼近生活,探究生活,創設生活化學實驗新模式也是新課程標準下化學實驗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到實驗室外做實驗,在生活中學化學”,就是注重教學內容在生活中的延伸和拓展,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結合課題教學內容設計生活化實驗,家庭小實驗等。“家庭小實驗”是豐富學生化學知識,培養科學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新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值得大大提倡。
化學實驗在中學化學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新時代的化學教師,應深刻領會《新課程標準》精神,挖掘實驗教學的內涵,將實驗知識、實驗方法、實驗操作和實驗探究有機地統一起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始終處于積極思維、大膽猜想、主動實驗、仔細觀察、不斷探究的情境中去。
【參考文獻】
[1]厲玉祥.提高學生實驗興趣的幾點做法.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8).
[2]曹坤.論新課程理念下化學實驗的教育功能.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