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川縣大院民族學校
二十一世紀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而能適應于新世紀競爭的人才,需要具備在生理素質、心理素質、社會文化素質三方面全面發展,和諧統一,構成完整人格的整體。學校是培育新型人才的搖籃,學校教育需要從培養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建設需要的、能經受住全球挑戰的人才目標出發,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一、中學生心理素質存在的主要問題
心理健康是通過心理衛生來保證的,中學生的心理衛生問題,歸結起來主要通過以下幾種行為方式表現出來。
1、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如學習感到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過度活動、自制力差,影響課堂紀律;缺乏自信心,對自身的學習能力表示懷疑,遇到問題不是主動想辦法解決,而是知難而退。
2、與品德行為有關的問題:如與同學不能友好相處,經常打架罵人、說謊、逃學、惡作劇、偷竊;自私、懶惰,不愛勞動等。
3、與情緒有關的問題:如情緒不穩定,恐懼、焦慮、孤僻、抑郁、疑心等,喜怒無常,有病理性激情,為一點小事大發脾氣。情緒易沖動,難以控制。
4、自我意識差:不能正確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常對自己與環境的關系產生歪曲認識,導致行為的不協調。接受教育上存在嚴重的認識意識障礙,對教育拒絕,哪怕是最善意的幫助都一概拒絕。
5、集體意識差:缺乏團隊意識和協作精神,好自我表現,我行我素,個人英雄主義嚴重。
二、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除受自身一些主觀因素影響外,還受到以下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學校教育的影響。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不合理的學習負擔和壓力,使中學生的身心潛能不能有效開發,個性特長得不到和諧發展。
2、家庭環境的影響。受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響,中學生在“小太陽”、“小公主”般的“寵養”中,孤僻、自私、依賴之類的“并發癥”正不斷滋生蔓延;離異、貧困、暴富等特殊家庭出現的比重增大,以及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等不利家庭環境的影響,給中學生帶來多種多樣嚴重而復雜的心理沖突和精神危機。
3、社會風氣的影響。在社會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變化的狀況下,受物欲和金錢背后不良風氣的影響,中學生的理想、追求和人生觀產生了模糊。
三、中學生健康心理培養的基本方法
中學時期是一個人發展變化最快的階段,也是培養健康心理的關鍵時期,我們應抓住這一時機,針對當前中學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現象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心理素質教育。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在教師組織下,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生動、活潑的交互、聯想活動,師生平等融合,重在心靈溝通和心理感情。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室內室外、校內校外都可進行,與班會、團會、晨會等可有機結合,通過唱歌、沉思、討論、觀察、演講、表演等方式使“課”活動化。
2、組織心語沙龍。利用課余或雙休日,確定一個活動主題,如按單親家庭、或貧困生、或存在某種同類心理困擾的學生,有針對性地組織一次沙龍活動,在活動中因勢利導,排解一些不良心理的困擾。
3、開展心育實踐活動。利用團隊活動,開展如品德踐行、社會實踐、送溫暖等活動。教師作為一員參與其中,讓學生在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中,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共同進步。
4、開通“心理熱線”。“心理熱線”由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建起連心的紐帶,通過家庭走訪,家長來校交流,電話聯絡等多種方式,定期或不定期,雙方或一方,個別或集體相結合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同步與一致,擴大學校心理教育功效。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獲得教師與學校教育,家長與家庭教育的合力。
5、寫“心語日記”,送“心語贈言”。鼓勵學生寫“心語日記“,讓學生學會心理宣泄和排解。同時,教師通過瀏覽學生的“心語日記”,也能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抓住時機,送上幾句貼心的“心語贈言”,以“愛”來激活學生,在學生的心靈深處迸發出璀璨的火花。如我班有一位學生平時不善言辭,性格孤僻,我通過閱讀她的“心語日記”,了解到她由于受父母離異的影響,便產生了一些偏激的看法,認為人間根本不存在真正的愛,于是我便通過“心語贈言”的方式開導她,鼓勵她,并說:“其實,教師一直都非常愛你。”并在實際學習和生活中給予她更多的翔和幫助。促使其慢慢改變了自己的偏激看法,健康活潑地成長。
6、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個別談心。教師在教育中對學生要進行情感教育,特別是心理有障礙的學生更要給予特別的厚愛。要放下老師的威嚴,以誠相待,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如我班有一位女生,成績還不錯,思維也很敏捷,但心胸狹窄,嫉妒心強,言行比較偏激,有一次,考試考差了,她一氣之下就把試卷撕得粉碎。針對這種情況,我便主動找到她,與她談心,以平等朋友的身份耐心開導,我先對她的優點加以鼓勵,讓她有一個平和的心理,易于接受我的談話,然后,我就說:“其實你優秀,只不過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哪就是心胸狹窄,嫉妒心強,它阻礙了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如果你克服了這個缺點,相信你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她本來就有一種好勝心理,進取心特強,聽我這么一說,她表示樂意接受我的建議,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果然,在后來的學習中,她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
以上只是我結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初中,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總結出的一點心得體會,還存有諸多不成熟之處。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整體上尚處于始動階段,至于如何在學中中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還有待于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