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凌源市萬元店中學
一、師生關系的概念及其內涵
師生關系就是指在教育過程中形成的教師與學生的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個概念有兩層含義:一是師生關系是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二是師生關系是在教學過程中形成的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特殊的交往關系。1、不可否認,教師和學生之所以產生聯系,形成師生關系,是因為教學過程這個媒介所起的作用,但是教學結束以后是不是師生關系就終結了呢?理論上可以確定,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始終和部分老師保持聯系,請教各種問題,因而師生關系就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上升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來。從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教育對象進行教育到專業化的師生關系再到師生平等對話共同發展,師生關系實際上經歷一個發展的、動態的上升過程。因此,研究師生關系不能僅僅靜態地考察,還要全面、發展地看待。那么師生關系的確立就能促就教育教學的發展嗎?顯然不是。只有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會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師生關系發展的完美階段,這種和諧不是教師或學生單方面努力的結果,而是經過師生雙方共同努力、相互作用達到協調、滿意的結果。和諧的師生關系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確、全面地認識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對當前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意義
(略)
三、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應遵循的原則
1、民主的原則。民主是處理師生關系的基本原則。新課程改革強調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它呼吁與之相適應的新教學組織形式的誕生。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教師應該倡導以人為本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構建氣氛民主、便于交流的開放性課堂。從而有利于改變教師對課堂的壟斷地位,有利于歸還學生自由的藍天。
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設一種寬松、安全、愉悅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成功、快樂、友愛的享受。教師要充分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能自由表達、自由參與、充分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這樣,他們才會以積極合作的態度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其主體作用。
2、平等的原則。平等是新型師生關系的人性基礎。人與人的平等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教師與學生作為具有完整人格的“我”與“你”的相遇,不只是知識的授受,而且包括情感、精神、思想、智慧等的碰撞。教師與學生只有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敞開心扉,進行真正的交流和溝通。任何建立在不平等基礎上的師生關系都是不牢固的,于教育有害的。不管它的表象如何,也許它會蒙上一層溫柔的面紗,但面紗之下,是被壓抑的、畸形的青少年的身心。我們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理念出發,來看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不難得出學生應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的對象,而應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同時,他們也是一個充滿情感、活力、個性的生命群體。因此,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都應充分尊重對方的人格、情感。
3、尊重的原則。尊重是開啟學生心靈門窗的鑰匙。一位教育家在論述教育的功能時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即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師與學生在道德人格上完全是平等的。尊重學生人格,以平等、友善、誠摯的態度對待學生,不諷刺、挖苦、辱罵、體罰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有許多方面的品格,但有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人生的頂峰,這就是個人的自尊心。”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別注意呵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生以誠相待。特別是不要在集體場合中指名道姓的批評和指責學生的過錯。對待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切不可有一點疏忽。這樣,學生會加倍地向老師學習,學會尊重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并且師生的心將會融為一體,產生共鳴。
4、賞識的原則。教師對學生的賞識就是教師對學生愛的具體體現。曾有一個這樣的精辟概括:“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自我意識迅速發展時期,隨之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就是,特別希望能得到別人的認同,希望得到他人的羨慕與贊揚,渴望得到老師和其他成人的尊重與賞識。因此,賞識的原則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滿足他們內心深處的需求,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潛能。新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國家總督學柳斌非常贊成高密市康成中學的校訓——“每一個孩子都是好的”。教師對學生寄予的期望有多高,學生的進步程度就會有多大。因此,我們要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變“說教者和表演者”為“傾聽者和欣賞者”。
5、理解的原則。理解即要求師生間達成認同,追求平等的對話。學生,特別是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與教師在認識問題、處理問題上都有非常大的差異。這首先強調師生間在觀念上要相互認同,從而才有可能在師生的具體交往過程中進行合作,使相互關系達到和諧的境界。同時,還要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心理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溝通。師生關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師發現一個學生給旁邊的學生看他的作業,便在全班同學面前嚴厲地批評了他,說他這樣做是害了那個同學。挨批評的學生很不服氣。下課后,主動找到老師說:“我知道讓他抄作業不好,可是他只是想看看我怎么做的,我覺得這樣沒什么不對啊。”聽學生一說,老師意識到自己調查了解不夠,沒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批評他是不對的,便誠懇地做了自我批評,及時解決了出現的矛盾。諸如此類事情,師生雙方如果相互理解,就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矛盾。
6、寬容的原則。
四、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具體措施
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作為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觀念,它們對師生關系的要求是相反的。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師生關系是服從型的。它只需要學生無條件地、被動地接受。學生被當作貯存知識的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