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曲水縣達嘎鄉小學
小學數學課標中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出發,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愿望。”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可能的范圍內,一切事物應盡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見的東西應盡量地放在視官的跟前,一切聽得見的東西應盡量地放到聽官的跟前……假如有一個東西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應當用幾個感官去接觸。”他提出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形成,并促進理性認識的發展。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學生形象思維占優勢,教師更應該注重創設情境。下面就在數學教學中如何創設教學情境談一下我的見解。
一、創設有吸引力的故事情境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非常感興趣,現有新教材中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情境圖,目的是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但是部分教材中所提供的情境,學生并不能正確地理解題意,需要我們將靜態情景圖“動起來”,因此我把教材中通過所反映的問題情境的圖畫編成簡短的生動的小故事,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
二、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
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以自己經驗為基礎的一種認識過程,數學對小學生來說是自己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解讀”,這是兒童學習數學與成人不完全相同之處,這也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從而應用的原因。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時,我提前讓學生到超市中去收集各種學習用具的價格。在上課時讓學生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進行匯報,再根據收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后面的學習也就水到渠成。生活性的問題情境為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知識,發展能力提供了可能,為學生認真觀察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作了示范。因此,數學教學要注意結合學生實際,貼近學生生活,我們可以將熟悉的生活事例適時地引進課堂,以情境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以此啟迪學生思維,消除他們對數學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經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單純地依賴教師的講解去獲得。教學中把問題情境化,就是讓學生親自投入到“問題情境”中去活動,這也體現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創設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情境
知識是不能被傳遞的,教師在課堂上傳遞的只是信息。知識必須通過學生主動建構才能獲得。也就是說,學習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情,誰也不能代替。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多種手段創設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情境。
小學生天性好動、好玩、喜歡做游戲,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創設游戲式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進行學習。實踐證明,創設游戲情景,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學而不厭,樂此不疲。
學生有實踐活動的天性和創造成功的欲望,但是,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和培養形成的,是隨著學習主體年齡的增長與知識能力的積累與其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的不斷變化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發現,小學生的學習情緒往往不穩定,容易波動,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學習中的有意注意力較差。為此,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給他們提供參與機會,凡是學生能操作的都讓學生去做,使他們在操作中體驗,在體驗中發現,親身經歷各種探索活動,培養探索能力。
四、創設有誘惑力的懸念情境
懸念是牽制學生思維的線,小學生好動好奇又好勝,教師用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懸念。懸念設置于課的開頭,可以一開始就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懸念設置于課的結尾,則具有“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魅力。
五、設計具有障礙性的問題情境
問題情境要有一定的障礙性,也就是說要具備一定的思考價值,使學生從中能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問題情境不易過于寬泛,使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從何考慮;也不可過于簡單,失去思考價值。要臨界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進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情境狀態。以通過自身努力與小組合作可以完成為佳。因此,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應是伸手就摘桃,也不宜是再跳也摘不到桃,而是要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創設情境的點滴體會。教學情境是聯系現實與數學的紐帶,是溝通數學與現實世界的橋梁。那些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孩子心理特點和貼近生活實際的情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探索知識的強烈欲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全面清晰的有關信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動機,引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認知沖突,會給學生提供更多更廣泛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就能使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角色,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對活躍學生思維、增加知識理解、技能發展、素質提高,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又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對學生始終具有吸引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扎實,真正實現知識與情感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