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市隆子縣隆子鎮小學
【摘 要】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就數學本身來說,是壯麗多彩、千姿百態、引人入勝的……”入迷才能叩開思維的大門,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更多地強調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以及主動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生活中抽象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挖掘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給學生。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生活素材
數學“生活化”教學就是要從學生豐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身邊的數學現象,引導學生盡可能把生活中的數學上升為科學,再用科學來解決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學好數學、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促進綜合素質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捕捉生活中的數學現象,挖掘數學知識的生活內涵。
一、捕捉“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是抽象的,數學的學習是枯燥的。特別是學習計算,學生的情緒更低。為此結合教材特點,學生特點,以及學生的生活環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在情境中掌握,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學習《年月日》一課時,我就謎語引入創設情境,“有兩個寶寶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這是什么呢?學生好奇心被激發了,爭先猜出了謎底(年歷),這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在旺盛的求知欲的驅使下,興趣盎然地學習新課程,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又如教學“8的乘法口訣”時,教學前,對校門外的小商家進行調查,并選擇合適的數據在教學中使用。上課時,老師問:“你們喜歡吃哪家的早飯?吃什么?”上數學課,討論早飯的問題,學生興趣很高,紛紛發言,有的說:“我喜歡吃李家的麻醬燒餅?!崩蠋煶鍪菊{查數據:“昨天早上,他家賣了45個,8元一個,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錢嗎?”學生不但列出算式,計算出得數,還給大家講出他是怎樣算的。就這樣,學生在說笑、討論、爭論、商量中,不但學會了乘法口算,還對各家經營進行了評價,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樣改進會更受歡迎等,最后大家一致認為:在小攤上吃雖然快、省事,但不衛生。有些學生商量說:“如果他們小商家聯合蓋間大房子,都在大房子里做飯,我們在大房子里吃飯就好了。這是他們今天的想法,也許明天在他們那里會變為現實。
二、數學語言生活化,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教育家斯拖利亞爾曾說過,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同一堂課,不同的教師教出來的學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樣,這主要取決于教師的語言水平。尤其是數學課堂教學,要學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沒有高素質語言藝術的教師是不能勝任的。鑒于此,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個性心理傾向,將數學語言生活化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如在“利息”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說:“我家里有10000元錢暫時不用,可是現金放在家里不安全,請同學們幫老師想個辦法,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錢?”學生回答的辦法很多,這時再趁機引導學生:“選擇儲蓄比較安全。在儲蓄之前,我還想了解一下關于儲蓄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夠介紹一下嗎?”學生們競相發言。在充分感知了“儲蓄”的益處之后,學生們又主動介紹了“儲蓄的相關事項”,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體會到了生活與數學休戚相關。
三、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數學意識
當學生掌握了一些數學知識后,可讓學生充當某些角色,如營業員,裝潢工人,車間工人,調度員等。當他們運用學到的知識去學著安排生活。如學習了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后,讓學生當空調零件裝配車間主任,合理安排各組人員人數的編排,使生產效率最優化。當學習了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后,讓學生作為土地管理人員去安排各農家宅院的用地面積。在這樣一個以參與者身份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既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實際計算、測量能力。在體驗活用知識的快樂中,他們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得到了鞏固,教師只有把學生真正帶到生活中去,將課堂中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體驗到數學的美和創造的美。
此外,“讓生活中的數學更語言化,數學中的語言更生活化”在21世紀現代數學教學中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語言是思維的外殼,也是思維的結果,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數學概念本身高度抽象概括,與兒童的認識能力不相符。所以要鼓勵學生課堂中多講、多問,是數學符號具有兒童化的語言功能。如果思維已生活化了,語言仍依據書本上的文字,未免有些教條,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生活化的數學語言更貼近兒童生活,畢竟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體。
四、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師要教會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使他們能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有關知識后,讓學生去計算教室的空間大小、學校噴水池的容積、為家庭的裝潢設計一個購物計劃;又如學過“人民幣”后,可指導學生到超市購物等。
總之,數學即生活,只有將學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實地感受數學的價值,才能使他們真正地理解數學,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