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學
【摘 要】新課程主張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怎么還?這里存在一個度的問題。我所在的學校每節課上40分鐘,這40分鐘,老師講多少時間,學生自主學習多少時間?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高中語文;有效教學
一、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
教師只有認真地鉆研教材,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知道應該讓學生學會什么,一切教學形式和內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弄清楚課文的重點、難點,才能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表現及
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使課堂教學煥發主動、自主、探索的活力。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便很難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
二、文言文教學,老師要多講點
文言文學習是學生感到難度最大的,一是文言文離學生的距離太遙遠,學生讀的文言文有限。古代文化常識,古代作家的身世及文章的創作背景,老師不介紹,不能知人論世,學生就不能準確把握課文思想內容,更別說探究了。學生手頭掌握的資料也是有限的,他們在怎么合作,也會有困難。因此,在文言文學習中,那些關于課文思想內容及藝術上的特色、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古人的一些對問題的獨特看法,倒是可以讓學生充分發表看法,通過討論提出自己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形成對事物的認知。
三、小組合作學習現狀及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簡單的等同于小組討論。當教學進行到某一環節時,教師便會要求學生“分組討論這個問題”。于是學生便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了。這樣的小組討論不是在明確的團體目標指引下的群體學習行為,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是必須有學生個體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有自己的收獲和提高;小組群體有一個共同目標,并共同為這一目標去探究,且最終收獲知識和能力。
2.現在的合作學習有這樣一種趨向,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或退至教室的一側耐心等待,或如蜻蜓點水般在各學習小組間游走。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開始依次聽取各組的匯報,匯報完畢,課堂教學活動便宣告結束。這樣的合作學習事實上只是一種形式,缺乏教師指導的學習,其效果不佳。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必須全程調控,自始至終參與到討論中去,不可袖手旁觀。只有教師的有藝術指導,才能得到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
3.有的老師在課堂上不分問題是否合適都讓學生進行討論。合作學習呈現出極大的隨意性。其實有的合作任務很簡單,更適合自主學習,完全沒必要合作學習。有的問題學生意見基本一致,也不需要共同探討。頻繁、無價值的合作不但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還容易使學生養成遇到問題淺嘗輒止,一味依賴他人的不良習慣。事實上,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個人思考的基礎上,兩者并不排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選擇那些對學生思維和思想有幫助的話題共同探究,要強化學生自我思考問題的意識。與此同時,教師要精心組織好,對小組成員明確分工,提出具體要求,讓每個同學都有事可做,積極參與活動。這樣在合作學習中才能既使自己有收獲,又使別的同學獲益。從而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合作學習呢?《高中新課程教學改革》中解釋說:“合作學習是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在教師的主導下,群體協作,研討交流,知識技能互補的一種學習方式”,其中有效的合作學習應具備以下特征:“異質性小組即小組成員應該具有差異性,明確的目標,小組成員的學習要相互依賴,教師充當監控者和學習資源的角色,強調個體責任,自我評價,變化合作學習時間”。這些話為我們勾勒出了合作學習的面貌,我們應該以此為標準來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四、作文教學要重視講評
有些老師在學生寫完作文后,打個分數,寫幾條評語了事。如果這樣做,即使學生寫過的題,下次再寫,學生還是不會寫。筆者認為作文教學的關鍵在于講評,而講評一定要讓學生唱主角。要選出有代表性的學生習作,而且不是佳作,是這次作文中的問題作文,讓他們充分發表意見,明白得與失。可以讓學生小組討論,把每個小組的意見匯總,一篇作文的問題也就差不多都暴露了,老師再適當點撥,畫龍點睛,會使學生豁然開朗。
總的來說,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我們不但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有發現問題、預防問題的能力。但有些問題卻是容易被忽視的,對于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們更應該防患于未然。在新課改的路上,讓我們少走些誤區,多做些成就,在不斷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總之,新課程語文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不斷地改進教學,才能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