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達孜縣德慶鎮中心小學
作為一個有著一度讓人驕傲的四大發明的古國來說,創新已不能不被重視。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而擔負著這一歷史任務的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學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我國基礎教育的偉大使命。
一、正確認識小學實施的創新教育
近幾年來,人們對于中小學創新教育的認識雖然不盡相同,對創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闡釋,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創新教育是培養創新性人才的教育。應該說這一認識揭示了創新教育的本質。大家都認為中小學生的創新不同于科學家、藝術家等的創新。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創新是一種特殊的創造——創造他個體世界中前所未有的東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在多數情況下不直接顯示出社會意義上的創新價值,其目的是通過這類創新性活動讓其從創新的教育走向創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學生的創新大都表現為綜合的一種創新素質,其主要包括創新知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
二、夯實基礎是創新教育的必要條件
創新并不是異想天開,而是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掌握相關學科的前沿知識,運用創造思維,舉一反三,發現和創造新的知識。即寬厚的基礎知識是一個人創新的必要條件。對一個人來說,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知識,才能發現各種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觸發聯想,產生遷移和連結,形成新的觀點和新的認識,達到質的新的飛躍。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就是要給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強調小學教育的基礎性還體現在開展創新教育的定位問題,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度,把目標定在基礎上,如前所述,即以培養學生的基礎創新素質為主,主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造思維等。切不可起點太高,大搞攻關創新和創造發明。
三、還學生以自由是創新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培養兒童的創造能力,首先要解決兒童頭腦、雙手、嘴、空間和時間五個方面,唯有這樣,兒童才能大膽地想象、大膽地思考其雙手才能在大腦的指揮下大膽地去干才能大膽地提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觸自然、接觸社會,拓展感性的視野,擴大認識的眼界,發掘內在的創造力才能有時間去接受大自然和社會的寶貴知識,提高實踐的能力。可見自由是創新的前提,教師要解放思想,解放學生、創設適應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高度自由的學習環境。還學生以自由,首先要為學生提供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環境塑造人,環境影響人。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充分思維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創新的前提。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創設情景,設計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和有思維空間的問題上要運用啟發式、討論式,讓學生盡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討推導,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途徑要讓學生以積極的思維狀態,全身心地參與問題解決的情景中,經歷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才能。
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是創新教育的開始
教學過程既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又是學生的發展過程,主動參與便是學生創造性成長的開始。主動參與即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從認知、情感與行為各方面都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部過程中來。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要注意以下兩點。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當一個學生對某種事物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自覺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動參與,并不覺得所從事的活動是一種負擔,甚至會為攻克某一難關而廢寢忘食。可見,興趣是一個人主動參與某種活動的動力機制。教學中,我們刻意通過創設問題的情景,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興趣通過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在競賽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知識產生渴求欲望,從而能夠主動參與,積極探究。
2、讓學生體驗成功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然而,學生的這些傾向或心理素質,最初只具有潛在的而非真實的動機性質,還沒有特定的內容和方向。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盡量創造讓學生“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參與的意識。
五、培養創造性思維是創新教育的關鍵
創造性思維不僅能揭示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內在聯系,而且可以產生新穎獨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創造性的見解。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創新教育的關鍵。首先,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多種思維訓練。在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加強多種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其次,教師自身要具有創造性。小學實施創新教育,教師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只有創新型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才能的學生。創新型教師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學成果,將其創造性地運用于教育教學之中,并能充分體現自己的個性特色,有獨到的見解,教學中能夠發現并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的教師。
總之,小學進行創新教育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點,是關系到培養世紀人才的百年大計,不是一個簡單而輕松的話題,更不能隨著人的意愿一蹴而就。它涉及面廣,需要社會各界與教育界的聯動,更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付出長久不懈的努力,使我們的創新教育結出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