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達孜縣中學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的研究領域已幾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學和許多社會領域,已成為各類科學發展的原動力。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它既有科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又有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方法,科學素質,已成為物理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會發現問題,會提出問題,會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實踐的方法去探究這個問題,去解決這個問題,從科學的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評估是科學探究要素的關鍵一步,學生通過評估能優化探究方案,有利于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因此開展好對科學探究的評估,有利于促進科學探究整體教學目標的落實。
【關鍵詞】科學探究;評估;優化;培養
物理學是一門基礎科學,它的研究領域已幾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學和許多社會領域,已成為各類科學發展的原動力。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科學,它既有科學的思維,數學的方法,又有實際動手能力的訓練,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科學方法,科學素質,已成為物理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要讓學生會發現問題,會提出問題,會用科學的實驗方法和實踐的方法去探究這個問題,去解決這個問題,從科學的探究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德國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說:“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誘導出來,將生命的價值感喚醒?!?/p>
一、初中物理科學探究評估教學現狀
傳統的物理教學是以傳授物理學的知識為主,即向學生傳授一般的物理規律,把大量的知識灌輸給學生,用這種方法培養的學生能應付各種考試,在考試中游刃有余,出類拔粹。但讓它們去解決一個具體的問題,或獨立地去完成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就會困難重重,甚至束手無策。
新課標提倡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強調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能激發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提升學習動力。
二、正確認識評估對科學探究的意義
1.評估能優化探究方案
通過對科學探究過程的評估,從中揚其所長,克其所短,不僅使本探究課題的方案直接得到了改進,而且在評估和改進方案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提高了相關技能,為今后對類似課題探究方案的優化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2.評估有可能引出新的發現
在關注探究結果和探究假設的差異的過程中,在關注探究過程未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將會涉及探究方案中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這將可能引發出新的探究問題和獲得新的發現。評估還有利于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它對探究行為和獲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學性從嚴密的角度重新審視,它需要學生從更全面的角度來思考和認識問題,這將促進學生用嚴謹的態度來進行科學探究。
3.評估是對探究反思的過程,是對探究某一個問題設計方案找出其優缺點的過程
這不僅可以考查學生對實驗過程和概念規律的理解,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評估、質疑和創新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培養學生探究科學實驗評估的教學方法
由于學生往往不知道對科學探究實驗如何進行評估,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介紹實驗評估時可以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注意培養學生樹立對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進行評估的意識
首先要有評估探究過程的意識。這是指對探究的行為和所收集信息的科學性、可靠性有進行評估的愿望,其具體表現如下:
①在探究過程中,對保持不變的物理量在實驗操作中是否真正做到了保持不變?初中物理實驗絕大多數都要求采用控制變量法,在操作中都做到了沒有?
②從電視、報紙等一些公共傳媒獲得的信息,是否對它的可靠性程度進行了思考?如“據說……”“據……實驗結果”“根據……得出的結論”等是否考慮了這些說法的差別?
③對實驗所記錄的數據,是否會觀察其數量級的大小,看看它和該物體通常認識的大小相吻合?如測得物理課本寬度20分米和醬油的密度0.8g/cm3等是否符合實際?
④當發現個別實驗數據異常的時候,是深信它是真實的還是對它測量的可靠性產生懷疑?
其次要有評估探究結果的意識。主要表現在思考探究結果是否與原有的知識相矛盾,探究結果是否會和日常的經驗、現象相矛盾,探究結果中各因素之間的關系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能自圓其說,等等。
2.引導學生注意假設與探究結果的差異
探究假設是對探究結果的預想,探究結果是對探究假設的驗證。若結果與假設吻合,則假設被證實,若結果與假設沖突,則假設被推翻;若結果與假設基本吻合,但存在差異,從原則上說,該差異必然是受到另一種規律支配的結果,關注這種差異,實際上就是在關注引起這種差異的規律,這是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前提,是創造性思維的表現。
3.引導學生注意探究過程中未解決的矛盾,發現新問題
評估有可能引出新的發現,在關注探究過程未解決矛盾的過程中,將會涉及探究方案中沒有考慮到的問題,這將可能引發出新的探究問題和獲得新的發現。
4.注意引導學生從評估中吸取經驗教訓,嘗試改進探究方案
嘗試改進探究方案,就是把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的愿望和要求變為行動,形成新的探究方案。從評估中吸取經驗教訓就是通過對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估后,對所發現的優點要有進一步發揚,對所發現的缺點設法克服,并轉化為具體的行動,形成嘗試改進探究方案。
總的來說,評估應以學生為主體,不要怕麻煩,不必擔心課堂出錯,因為“酸甜苦辣都有營養,成功失敗都有收獲”。讓學生明白:通過探究得到了哪些啟示?為什么探究的結果與事先的預測不一樣?探究的設計和計劃的進行過程是否有缺陷?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這些都需要學生去反思,只有通過這樣的反思和評估,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才能逐步提高。教師應充分意識到評估對科學探究的意義,盡可能提供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展露思維過程,讓學生在傾聽反思中,關注到探究方案中沒有考慮到的問題,獲得新的發現,嘗試改進、優化探究方案,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形成對評估的正確認識,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
[2]教育部: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實驗稿)邢紅軍:《論科學技術發展與中學物理課程改革》《中學物理教考》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