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民族師范學校
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召喚下,在素質教育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建構的一種教育理論和模式。開展素質教育,培養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已是當前幼教事業的主流,只有抓住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這一重點,才能把我國的幼教事業帶入一個新天地。所說的創造性思維是:人類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進一步找出新關系、尋求新答案,這樣的思維活動屬于人類思維的高級階段,一般稱為創造性思維。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指: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活躍的靈感、新穎的表達以及求異性和潛在性的特點,它與一般思維的區別在于它有新穎性、獨創性及突破性。就如何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們首先要清楚兩個關系。
一、語言與思維的關系
人們為什么能通過交談、通信等語言活動來交流思想呢?就是語言和思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語言活動離不開思維,語言不是空洞的聲音流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確定意義的心理現象。語言的意義不是別的,正是思維的內容或結果。思維的水平,往往影響著語言的水平。語言又是思維的工具,思維之所以是對客觀事物的間接的概念存在于詞當中,抽象邏輯思維的進行或最后的結果都必須以詞作為它的工具,它的承擔者。所以有人把語言稱為思維的最合適的“物質外殼”。
兒童思維能力的發展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兒童掌握語言發展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發展的過程,思維的發展,能促進語言構思能力、邏輯性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而教師在向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時,指導幼兒從各個角度去認識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勵他們去構想不同的答案,語言內容也就新穎、奇特,表達生動,促使幼兒的思維活動呈現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提高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幼兒語言教育現狀與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關系。
幼兒自身潛在著創造力,三至六歲的幼兒對任何事物充滿著好奇、探索的特點,他們的思維不受習慣的約束,是十分靈活的。因此我們要抓緊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不要讓他們錯過了這個重要時期。
在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傳統教學中,有不少好的經驗,其中也不乏創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實際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維多。在故事教學中,常見的是教師老師講,幼兒聽,然后提幾個問題,在老師指點的范圍內學習詞句、記憶情節。在詩歌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是讓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讀,直到能背誦為止。有些本來是屬于創造性講述范疇的課型,如續編故事、生活經驗講述等,也被束縛在教師所規定的范圍里,因而限制了幼兒的思維。產生這些現象,往往是由于教師忽略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忽略了幼兒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特點。而張學琴老師編寫的中國高素質教育早期開發系列叢書——綜合智力訓練讀本《說話 識字 閱讀》,在語言教學中,把幼兒思維活動的定向性,轉變為多向性、變通性,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在語言教學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一)選擇能誘導創造性思維的語言教學內容
語言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取訣著幼兒的學習興趣,有趣的內容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講述欲望。
1.讓幼兒根據一幅圖片,一段生活經歷或見到一組情景,發揮自由想象,講述內容,這些內容應該是幼兒熟悉的,又不是單一、呆板的,才能讓幼兒去比較、選擇各種可能、講出與之不同的情節。
例如:張學琴老師編寫的看圖講述《勇敢斗劫匪》,我設計了許多個情節,讓幼兒展開豐富想象,啟發幼兒思維的求異性、獨特性,講出不同情節。而教學內容首先要創新。因此,在這個基礎上我又自編了一組情節“單獨在家陌生人敲門怎么辦?”讓幼兒想象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講出不同的內容。幼兒的構思各自不同,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2.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刺激幼兒的思維。對幼兒游戲、活動、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問題,讓幼兒來討論解決辦法,例如:張學琴老師編寫的教材《司馬光破缸》、《手帕這樣用》等活動中,設計提問“孩子掉進水缸怎么辦?”“手帕可以用來做什么?”等,讓幼兒自由想象,幫助幼兒學會多角度看問題。我還一些設計問題,如“上幼兒園時自己乘坐的車壞了怎么辦?”“國慶節要來了我們怎樣布置教室?”……幫助幼兒活躍創造思維。
(二)采取良好的方法和形式進行訓練
愛迪生說:應當習慣地密切地注意他人引到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創意,只有在級解決本身的問題時,你才需要獨樹一幟的創意。所以,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首先要突破幼兒思維慣性訓練。
1.擴散性思維訓練。擴散性思維訓練的目的是要人們反應敏捷,聯想豐富,打破常規。例如,教幼兒認識毛衣的用途的時候,可以從流暢性考慮則有:御寒、保暖、美觀生活,拆了可以織毛背心、毛褲、毛圍巾、帽子、護膝等等;從靈活性考慮則有:當口袋、包東西、擦地板、做實心球、堵洞、送禮等等,從奇特性去考慮可以有:窒息人(兇器)、當肥料(燃燒后)、蟲子飼料等等,應當指出的是,擴散思維可形態、材料、功能、方法、結構、組合、因果和關系八個方面的某一方面或某幾個方面來擴散,不一定非要同時從八個方面去擴散。張學琴老師編學的《手帕這樣用》也可以從上面八個方面來開展。
2.求異思維訓練。求異是為了達到與眾不同。求異思維是從與眾不同的新角度去認識問題,在觀察和分析問題時,不受任何原有框框的限制,突破傳統的思維慣性,形成一種獨特的、獨立的創造思路。
三、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需要創造型老師
(一)知識結構的更新,要求博學多才的老師
實施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并不是不要課前準備,相反地,由于師生共同的腦力激蕩,教師面臨更多知識性的挑戰,唯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獲取新知識,才能更有效的安排教學,提高教學的層次。
(二)、教師要具有開拓創新能力
在語言教學中,教師要抓信語言的本質,注意幼兒的年齡特征,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說話,設計出美觀,形象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教具,設置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幼兒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想象內容的擴展,教師的教學態度,由始至終要和藹可親,時常笑臉對幼兒,讓幼兒上課如沐春風,勇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對于幼兒不同的意見,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縛幼兒或給予傷害自尊心的評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