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墨竹工卡縣南京實驗小學
從事小學藏語文教學工作以來,我愈發感受到加強朗讀訓練在藏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什么是朗讀?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響亮的聲音把書面語言清晰、富有感情地讀出來。它是一種有聲語言的藝術,是一種言志傳神、負載豐富思想感情地口頭表達藝術。朗讀有什么作用呢?朗讀是小學藏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它直接關系到學生識字寫字、寫作、口頭交際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性格。翻開小學藏語文課本,你會發現每課的教學目標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好書對于西藏農牧區小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
然而,現在實際的藏語文教學情況卻不盡人意:有的是因為語言不規范、地方化,有的由于學生接觸朗讀的面窄、缺乏興趣,有的是因為教師對朗讀重視不夠、沒有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而是以析代讀,讓學生成了不折不扣的“注水鴨子”。這一切一切,都導致了朗讀教學出現令人心痛的荒蕪現狀。那么,針對這些弊病,教師該怎樣在藏語文課堂上進行有效的朗讀指導,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呢?我認為不妨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預習環節要加強朗讀
在預習課文時,先讓學生讀上幾遍課文,避免浮光掠影地讀上一、二遍的現象。努力使人人做到三讀:一讀得正確,結合查字典,清掃閱讀障礙;二讀得通順,做到“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讀得流利,做到瑯瑯上口,了了于心。如果取得家長的援助完成這些預習任務,無疑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朗讀預習習慣。
二、課堂教學要注重朗讀
首先,要發揮老師的示范作用。有一句話說得好,“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教師的朗讀水平高,在課堂上能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讀得入情入境,對學生就會產生很好的示范作用。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他們也會學著老師的語音、語調,節奏等來朗讀課文,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教學實踐證明,凡是朗讀水平高的老師,他所教的學生朗讀也會很好。再說,朗讀也是藏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功,范讀是對藏語文教師藏語水平、語言文字功底和對文本再創造能力的綜合檢驗。教師的每一次范讀,都是一次提高朗讀水平的好機會。放棄這個機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冷漠,對自身來說是一種損失。所以,教師親自“下水”練習,能夠大大提高自身朗讀水平。教師要牢牢抓住指導學生朗讀的最佳時機,即興范讀。要把所有的朗讀要求融于聲情并茂的、繪聲繪色的朗讀之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學生,從而使學生和老師一起對朗讀的內容產生共鳴。在教師的范讀中,有時可范讀全文;有時可范讀重點段落;有時可范讀優美語句。通過老師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對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老師的帶動和影響下,學生的朗讀興趣高,朗讀的水平也會“水漲船高”。
其次,要精心指導學生,教給他們朗讀方法。文章特有的情趣和韻味,往往是難以用講解的方法傳給學生的,須通過高、低、強、弱、緩、急的語調反復吟讀,才能準確而深刻地體味和領略到。因此,對于來說,教給朗讀的方法就顯得特別重要。
通過訓練,讓學生逐步懂得能表達作者強烈的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詞,要讀重音。而為了增強表達的效果,一些表示強烈的興奮或悲傷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輕讀的方法;通過訓練,在實際的朗讀中,讓學生逐步體會到表示歡快的、贊美的、喜愛的、美好的情感的課文要讀得高昂激動、響亮明快;表達悲傷的、難過的、失落的情感的課文要讀得深沉舒緩;通過訓練讓學生知道,表示歡快、激動、高興、憤怒的詞句,一般讀得要稍快一些;表示悲憤、憂郁、抒情的重點句段,讀的速度要慢一些。在整篇課文朗讀中,要有快有慢,富于變化;通過訓練,讓學生明白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去朗讀,在朗讀中感受,做到讀悟結合。
再者,要發揮同伴的監督作用。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個別學生起來朗讀,而沒有關注到其他學生,造成大部分學生覺得別人讀書與自己無關,注意力極度渙散。因此,教師在讓學生朗讀前,可以適當地布置一些學習任務,如一人讀其他人帶著問題邊聽邊思考,做到有的放矢。又或者讓同學聽聽讀的人讀得對不對,準不準,好不好。這樣,讀的人讀得認真細心,聽的同學也很專注入神,對同伴的讀能給個公正的評判。充分發揮評價的作用,可以自讀自評、教師點評、學生互評,以此喚醒學生的靈感、激勵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傾聽能力。而且,為了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朗讀。
三、發揮教學輔助手段
現在,不少學校教學條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教學設施齊全。磁帶、圖畫以及多媒件課件的的廣泛運用讓孩子們能親身感受到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讀時身臨其境了,感情豁然而出,溢滿書聲中。
總之,朗讀在藏語文教學中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然而,朗讀能力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激發學生興趣。那么,農牧區小學生的藏語文朗讀興趣會越發濃厚,朗讀水平也會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