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光明新區實驗學校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開放式教學在新授課中日益普及。相比之下,在復習課上的應用少之又少,而且研究多停留在表面。我校生物科組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組織者”的理念,建立了一種小組開放性復習模式。學生在復習課上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在靈活多變的活動中自主歸納、構建知識體系,生成個性化復習資料,像學習新知識一樣充滿熱情地投入到復習中去。
一、初中生物開放式小組復習模式的主要流程
我校生物科組建立的開放式小組復習模式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直接參與復習的全過程,而老師只擔當組織者的角色。以下是這種模式的主要流程:
(一)明確考點(1~2分鐘)
教師向學生展示并簡要解讀考點,使學生從宏觀上了解知識主線,明確本節課的復習范圍和復習重點。這樣學生在接下來的自主復習過程中,才能抓住重點,做到有的放矢。
(二)合作歸納——知識讓學生梳理(15~20分鐘)
與傳統的知識梳理方式不同,知識點不是由教師整理打印出來的,而是由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共同歸納出來的。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集合小組力量整理出來的知識網絡不僅容量大、正確性高,而且還具有個性化,學生的積極性也被點燃了。
(三)展示補充——體系讓學生完善(5分鐘)
請個別小組的代表上臺展示本組的復習成果,其余小組同學查漏補缺或糾正錯誤,如有必要,教師最后進行補充總結,使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展示過程中,所有學生都要注意傾聽并及時作好記錄或進行修改。
(四)互相答疑——難點讓學生講解(5分鐘)
學生向全班提出在小組交流中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由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解答。以學生的思維方式來答疑解惑,其余學生更容易聽得明白,同時也創造了讓每一個學生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不僅體現了生生互動,還能進一步深化復習成果。
(五)共同做題——錯誤讓學生判斷(10分鐘)
教師提供A、B、C三份具有同質性的題,每份題要盡量少而精。每組隨機領取一份題,通過交流探討得出本組的最終答案,完成后把答案寫到黑板上與其他組對比。假如某一道題的答案不統一,則先由完成同一份題的不同小組發表觀點,再由其余的小組判斷正誤。在時間短、容量大的復習課中,這種做題方式能夠提高復習效率,達到只做10道題卻掌握了30道題的效果。
在這種小組合作模式中,復習方式和復習節奏經常改變,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始終保持興奮狀態且注意力不易轉移,因此能有效提高復習效率。(圖略)
二、合作歸納的幾種形式
開放式小組復習模式與傳統復習課最大的不同在于第二環節——合作歸納,復習資料是由學生回顧課本后發揮創意總結繪制出來的。而教師所要做的,是根據本節課復習的知識特點,引導學生使用合適的方式進行梳理歸納。以下是初中生物常用的幾種知識歸納方式:
(一)思維導圖法
思維導圖是一種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方法。一開始學生腦中知識是零散的,但當單個的知識不斷被記錄到思維導圖中,它們之間的聯系漸漸地變得清晰起來,知識網絡也在無形中逐漸建立和不斷被完善。適合學生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的章節有:新人教版生物中的第二單元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第五單元第一章動物的主要類群以及第四章細菌和真菌等。圖1、圖2為學生小組合作完成的思維導圖作品。
(二)結構簡圖法
新人教版七上生物中種子的結構和果實的形成,以及七下生物中介紹的人體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這些是學生最難弄懂和記住的部分,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視覺形象記憶能力,利用畫結構簡圖進行理解和記憶。例如,在復習循環系統和泌尿系統時,每個學生剛開始可能只清楚某一個結構或過程,但通過小組內部互相指導,取長補短,最終每個成員都弄清楚了血液循環過程和尿液形成過程,并能將結構簡圖畫下了,考試時依靠形象記憶,腦中有圖,答題也變得容易多了。
(三)列表比較法
列表比較法能化繁為簡,突出相同點和不同點,較為常見,就不再贅述了。初中生物適于列表比較的有植物的分類、激素分泌異常癥等內容。例如下表是復習植物類群時提供給學生的表格。(表略)
總之,復習課上,只有把自主權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復習效率才會更高,課堂才能煥發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