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中學
一、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
也許現在很多人都弄不懂文言文與白話文的區(qū)別到底在哪里?現在我們就分別來講講他們。
“文言文”中的第一個“文”,是書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寫、表述、記載等的意思,最后一個“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種。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文章”。而“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頭語言寫成的文章”
“文言”,即書面語言,“文言”是相對于“口頭語言”而言,“口頭語言”也叫“白話”。
在我國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頭語言及用書面語言來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問某人是否吃飯了,用口頭語言表述,是“吃飯了嗎?”,而用書而語言進行表述,就是“飯否?”。“飯否”就是文言文。我國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書面語言寫成的。所以,現在我們一般將古文稱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國內,中學語文課程中,文言文的學習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二、特色
文言文的特色如下:言文分離、歷久不變、行文簡練、古奧難懂。
三、優(yōu)缺點
文言文的優(yōu)點在于文字精鏈、微言大義、文字優(yōu)美、合于音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夠不拘一時一地,所以現代人也可以讀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論語。
文言文的缺點在于難懂、不易普及,要讀懂文言文須經過適當的訓練才能夠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寫作文言文的難度更高。所以五四運動后強調“我手寫我口”、“能識字便能讀文”的白話文漸漸的取代了文言文。
四、發(fā)展
現代華文社會以白話文寫作為主,而文言文仍然受到相當的重視,文言文對白話文仍有一定的影響力,現在仍有許多人喜愛在寫作白話文時引用典故、詩、詞,以及華人社會普遍使用的對聯(lián)。而對于有志學習中國文學的人,文言文的訓練是不可缺少的。
白話文,指的是以現代漢語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白話文在古代也有一段很漫長的歷史,在宋代己有話本,明清兩代也有部分白話小說,不過為古白話,而且白話文作品在古代文壇上只占少數,文言文在當時仍然是主流。
1919年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白話文才取代了文言文,成為寫作的主流,使文言文慢慢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白話文是相對于文言文而說的。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
《狂人日記》是中國的第一部白話文小說;和合本《圣經》則是第一部白話文翻譯著作。
五、學習文言文的意義(略)
六、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克服畏難情緒,加強文言文的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確,多讀尤其是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脫離了語言環(huán)境記憶語法規(guī)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掌握詞語的用法和重要的語法。多讀可以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培養(yǎng)語感,加深對文言文的感性認識,充分領略古文的音律美,增加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如:我在教《雖有嘉肴》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讓學生結合課文下面的注釋,把一些字詞的拼音落實到字上面,接著讓他們自由朗讀課文,然后抽同學起來讀,讀了之后我會范讀,這時候就要求學生要注意感情、語速、節(jié)奏,范讀之后又請全部同學齊讀,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賽讀。讀這么多遍只有一個目的,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內容,因為有一些字詞是赫現代漢語的意思一樣的,那樣既能讀出語感,又能大概把握文章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產生好奇心,如此朗朗上口的文章到底想要給我講述什么事,什么到底,還是說明什么問題。
2.克服不良習慣,加強文言積累
文言文中的詞語有實詞和虛詞之分,這些也是考試的難點和重點。有一些實詞有多個意思,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進行大量的積累,為考試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比如:“之”的用法和意義有:(1)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如:《刻舟求劍》中的“是吾劍之所從墜”。(2)結構助詞“的”,如《幼時記趣》中的“故時有物外之趣”,譯為所以時常有觀察物體本身以外的樂趣。(3)他,她,它(們),如則其善者而從之。(4)往,到....去,如《逍遙游》“奚以九萬里而南為”。(5)這、此,如《愚公移山》曾不能毀魁父之丘。(6)賓語前置的標志。《陋室銘》“何陋之有”。(7)我,《捕蛇者說》君將哀而生之乎?(8)定語后置的標志。《岳陽樓記》“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9)襯音助詞,調整音節(jié),無實意。如《曹劌論戰(zhàn)》“公將鼓之”。初中階段要求學生們掌握的也就是4種用法,做代詞、助詞、動詞,取消句子獨立性。讓學生有有意識的去記憶,去理解,強化練習,看到每一個句子中的“之”字就能馬上分析出來做什么詞,是什么意思。
3.克服懶惰心理,加強作業(yè)練習
所謂熟能生巧,通過反復的練習,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及理解,更能使他們牢固地掌握知識。我在教文言文,在學生解決了生字詞,節(jié)奏劃分,朗讀后我會先讓學生結合課文下面的注釋去翻譯課文,不會翻譯的地方,做上標記。
七、如何掌握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其實文言文只要多背誦,多練習文言文就能很快掌握住翻譯文言文的技巧。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文言文翻譯的要求:文言文翻譯第一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就是準確,即忠實于原文意義,不添、不加、不漏,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凡是能夠直譯的,就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對照翻譯,能夠具體落實的字詞就盡可能地在譯文中有所落實,并保持原句的特點;“達”就是通順,沒有語病,符合表達習慣,遇到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句式等語言現象而無法直譯時,就可以靈活地或適當地采用意譯的方法;“雅”就是譯文語句優(yōu)美,用詞造句比較講究,而且有一定的文采,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