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2016年的國際國內經濟局勢,各位大佬的態度非常統一:謹慎偏保守。對于2016年的創投行業,樂觀者預測,創投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3-5年后,總管理資本量過千億的投資機構將超過20家。不那么樂觀的投資大佬則提醒創業者要忘記風口、放棄幻想,做好走泥濘之路的準備。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下,資本大量涌入創投業,掀起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創業浪潮。創業與投資在經歷了風起云涌后,漸漸沉波冷靜,創業公司的估值亦沖上巔峰后逐步回歸理性。2016年是否還將延續這種冷靜的投資基調?2016年有哪些投資機會不容錯失?
2016年的創投市場,您是悲觀派還是樂觀派?
倪澤望 深創投黨委書記、董事長
展望2016年的中國創投市場,預計將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機構投資者將成為重要的LP,預計2016年新設基金當中將涌現眾多機構投資者的面孔,其中政府母基金、商業化母基金、保險機構、養老基金、上市公司、大型企業將成為重要的參與力量。
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業務細分和融合并存。行業競爭主要體現在對優質項目和優秀投資團隊的爭奪方面,傳統VC/PE業務的專業細分加強,首先是投資階段的細分。投資機構的業務將逐步收縮聚焦到特定發展階段的企業。早期和并購項目處于微笑曲線的兩端,對GP能力要求最高,增值空間最大;Pre-IPO項目處于微笑曲線的中部,增值空間小,競爭日益激烈。其次是行業和產業鏈的細分。VC/PE機構依托自身在特定細分行業積累的資源和經驗,形成其對特定細分行業的競爭力。市場上專注細分行業的投資將成為主導力量。第三,對特定主體投資的細分。基金管理人圍繞自身資源,專注特定主體開展投資。大資管下的混業經營趨勢業務融合趨勢,促使VC/PE機構向上下游的資管業務延伸。2016年預計將有更多的PE/VC機構逐步涉足新的投資領域。
三、國內IPO將是創投退出的主戰場,并購退出精彩紛呈。2016年將是新股發行制度由核準制向注冊制轉變的過渡年,上交所戰略新興板,深交所創業板企業專門層次以及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分層制度的推出將全面打開創投機構IPO的退出渠道,創投機構將迎來IPO新高潮,與此同時,隨著并購監管政策的放松,上市公司并購將更趨常態化,創投項目通過并購實現退出將日益增多。
深創投2016年將圍繞互聯網/新媒體與文化創意、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與健康、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化工、新能源/節能環保、消費品/現代服務等行業挖掘有潛力的優質標的,年內預計投資額將超過30億元。
應文祿 毅達資本董事長
1.資本正在大量涌入創投業。
2.3-5年后,總管理資本量過千億的投資機構將超過20家。
3.政府從撥款模式進入基金模式,未來政府引導基金將只是一小部分,產業轉型基金、產業升級基金,產業并購基金將大面積入市,并尋求市場化投資機構的合作。
2016年,創投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各方會高度重視關注創投的力量!
陳浩 君聯資本總裁
我是樂觀派,主要由于三個原因。
1.受“雙創”政策的影響,我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業、創新的浪潮,好的項目包括獨角獸項目會因此受益脫穎而出。也因此我們看到很多領域如醫療健康、文化體育、TMT、現代服務、創新消費等行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企業,君聯近年的投資也建立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基礎之上,而并非過去依托的“中國式”增長。
2.從去年和今年1月的投資數據和披露的投資金額能看出,現在市場上有充裕的資金,好的項目不缺錢和投資者,雖然A股最近有起伏,但并購現在也成為主要退出通道,要提醒創業者,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要為創新而創業,資本本身具有短期的熱度和集中度的特殊性,不要因此跟風創業,因為在各種“創新”的推動下,熱點領域的洗牌會越來越快,要抓住產業升級調整帶來的行業機會,專注創新。
3.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經歷了十幾年的洗禮,目前已經走向成熟,我們從以前的“兩頭在外”、退出主要靠上市變成了現在的人民幣基金成為市場主流,并購、股權轉讓等退出方式多樣化。
綜合以上,這些都是我在2016年充分看好VC/PE行業的原因。
未來VC/PE行業將展開差異化競爭。每一只基金都應該思考自己的特色,而這種特色足以支持機構持續化發展,對創新創業帶來幫助,會推動整個行業發展。此外,新的基金還會層出不窮地產生,這樣才能保證行業自身的創新。
陳杭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2016年我們要抓住三個重點。第一,第三代信息技術的投資機會。VR、AR、大數據、云計算、SaaS、人工智能等,符合科技的發展趨勢,本質上能夠提高傳統行業生產率,是我們的重點投資方向。第二,教育、體育、旅游,這幾個相對傳統的行業,目前在綜合因素的推動下正在快速升級并帶來新的創業、投資機會。很明顯,隨著經濟條件的提升,旅游及周邊行業將以驚人的速度增長。比如教育行業,二孩政策為未來教育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需求,同時教育的市場化改革又將相應地創新出新的教育主體和形態。再比如體育行業,國家整治裁判貪腐凈化了行業風氣,加之人們對于身體素質提高的需求,讓體育消費成為新的熱點。第三,80、90后新興生活方式帶來的新投資機會。比如,動漫、二次元、電子競技、網絡視頻、網絡媒體及社區。
蔡文勝 隆領投資董事長、美圖秀秀董事長
對于國內創投我是樂觀向上的,畢竟中國擁有足夠大的市場,中國擁有最勤奮的創業者。
倪正東 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2016年,國內國際大環境不容樂觀。創業者、投資人要忘記風口、放棄幻想,做好走一段泥濘之路的準備。
鄺子平 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
2016年,大環境還有很多挑戰。創投行業會比2015年降溫,上半年會更冷。現在美國拐點正在發生,我相信中國也會發生。中國目前融資的周期長了、節奏慢了,但是新一輪融資后公司估值低于上一輪公司估值的這種情況,基本上還沒有發生,而這在美國已經在發了。
1.消費升級:中國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對海外消費形成了新訴求,無論是境外旅游、海外購物都是潛力巨大的市場。
2.創新科技:2C的投資機會期已經基本過去,2B可期。重點關注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
3.醫療仍然是非常看重的板塊,包括醫療服務、醫療器械、移動醫療等細分領域。
鄭偉鶴 同創偉業執行合伙人
2016年,PE、VC相比去年會更加穩健、保守。但是今年有幾個重要機會:戰略新興板的開板,A股注冊制的有序推進,并購市場的繁榮,中概股回歸的浪潮。當前,宏觀經濟是在探底過程,整個經濟的活躍度在某些產業表現得非常靚麗:科技創新、文化產業、體育產業、教育產業以及各類服務業快速增長。我們認為,在這個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有很多布局機會,我們還會保持一定的投資水平和投資速度。
盛希泰 洪泰基金創始合伙人
創業沒有冬天夏天,同樣,做創投也沒有悲觀樂觀。每個投資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節奏。市場沒那么冷,真正牛的項目不可能拿不到錢,市場也并不熱,政經新常態意味著很多行業有洗牌機會,中國人已經事實上集體富裕,在移動互聯網應用上,全球沒有一個國家比中國跑得快,這些都是誕生偉大企業的背景條件。同樣高速發展的中國積累了很多問題,例如我們的企業融資成本幾乎是全世界最高的,我們的就醫體驗也很不好等,這些問題都會成為創業者們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