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基礎設施質量、制度環境、商品流通效率、電子商務成熟度這4個指標對貿易便利化水平進行測度基礎上,利用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對“一帶一路”沿線62個國家2014年的截面數據進行實證分析,識別出貿易便利化水平及其各個指標對中國與“一帶一路”貿易流量的影響,并對貿易便利化措施提出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出口影響;實證分析
中圖分類號:F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6)05-0008-06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5.02
“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的要素資源稟賦存在較大的差異,彼此之間經濟優勢互補與區域經貿發展的潛力巨大。在區域貿易發展進程中,對傳統的關稅及非關稅壁壘措施的使用已經大為下降,使得沿線各國開始尋求貿易便利化措施。因此,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對出口貿易的影響程度,并就如何快速提升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加兩國之間的貿易流量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測度
(一)貿易便利化指標體系的構建
針對貿易便利化指標體系的構建問題,目前國際上還沒有達成共識,不同的學者構建了不同的指標體系來衡量貿易便利化水平。國外研究學者Wilson(2003)和Mann Otsuki(2005)采用港埠效率、海關環境、制度環境、服務部門基礎設施4個指標來衡量貿易便利化程度[1-2]。分析結果表明,貿易便利化可以顯著地提高一國的貿易水平,其中服務部門基礎設施建設對于貿易增長貢獻率為41%。Dennis Shepherd(2011)的研究表明貨物出口成本、市場準入成本以及國際運輸成本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多樣性,通過簡化海關程序可以很顯著的促進產品出口的多樣性[3]。APEC(1999)利用CGE模型研究了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分析結果顯示,實施貿易便利化措施可以為我國帶來超過10%的出口增長[4]。國內學者曾錚、周茜(2008)基于層次分析法構建包括口岸效率、征稅環境、規章環境、電子商務、商務人員流動五大指標在內的貿易便利化綜合體系[5]。通過定量分析的方法發現,一國的經濟越發達,特別是貿易越發達,其貿易便利化水平也就越高。同時貿易相對方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是吸引致我國對其出口顯著增加的最重要因素。謝娟娟、岳靜(2011)通過對不同貿易便利化指標對中國—東盟貿易流量影響的研究得出貿易便利化水平對貿易流量的回歸系數值遠遠大于關稅的回歸系數值的結論。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我國對東盟國家的貿易出口[6]。孔慶峰、董虹蔚(2015)通過主成分分析法首次系統地測算了拉美主要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分析結果顯示,較低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抑制了中拉貿易的發展,同時中拉貿易量對海關環境與港口效率的敏感程度較高;國內規制環境與金融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其出口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7-8]。在對“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與貿易潛力研究中發現,沿線國家在貿易便利化水平方面差異較大,北歐的平均貿易便利化程度最高,東亞、西亞、東南亞、東歐處于不便利的水平,并且測算出了不同的貿易便利化措施對國家間貿易影響程度不同,區域一體化組織對區域內貿易流量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胡曉紅(2015)通過對“絲綢之路經濟帶”中18國貿易便利化制度差異性的分析認為差異存在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這些國家參與國際組織存在非一致性,承擔的貿易便利化責任也就非一致;原因之二在于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以及有效資金投入水平[9]。
本文結合貿易便利化的定義與特征,并考慮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的特點,在世界經濟論壇所提出的相關指標的基礎上,構建了關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四大指標,包括基礎設施質量(AP)、制度環境(ARR)、商品流通效率(AC)、電子商務成熟度(AE)4個一級指標以及與其相關的10個二級指標(見表1)。所有指標的取值范圍均為1-7。分值越高,表明該國在該指標下貿易便利化水平越高;相反,分值越低,表明該國在該指標下貿易便利化水平越低。
(二)貿易便利化指標的數值處理
在我們所研究的貿易便利化指標體系中,基礎設施質量(AP)與商品流通效率(AC)這兩個指標主要涉及到一國邊境貿易便利化的程度,而制度環境(ARR)與電子商務成熟度(AE)這兩個指標主要涉及到一國境內貿易便利化的程度。該指標體系一共包含4個一級指標,10個二級指標。鑒于“一帶一路”沿線伙伴國數量眾多,而其中某些國家的二級指標數據不可得,本文采取了62個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指數來進行分析。在得到10個二級指標的數值之后,通過對二級指標平均值的計算方法得到各個貿易便利化的一級指標,最后通過對各個國家一級指標平均值的計算方法得到一國最終貿易便利化指數TFI(見表2)。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結論
1.通過對“一帶一路”沿線62個經濟體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比較發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便利化水平差異較大,其中TFI得分最高的是新加坡,其分值高達6.08125,表明該國的貿易便利化制度比較完善;緊隨其后的是芬蘭,其分值為5.85。相比之下,TFI得分最低的是緬甸,其分值僅有2.7125,遠遠不及新加坡與荷蘭得分,說明該國的貿易便利化制度還未健全。同時本文研究發現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尤其是貿易水平越高,該國的便利化水平也就相應的越高。貿易伙伴國總體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高確實可以正向的增加我國對其外貿的出口流量。
2.通過對貿易便利化水平一級指標的實證分析發現,貿易伙伴國邊境貿易便利化措施基礎設施質量AP與商品流通效率AC兩個一級指標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程度非常顯著。也就是說,貿易相對國的邊境貿易便利化水平越高,我國對其貿易的出口流量就越大;而境內貿易便利化措施制度環境ARR與電子商務成熟度AE這兩個一級指標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程度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未能充分全面地考慮到這兩個一級指標所包含的二級指標的原因,但這并不影響本文結論。
(二)政策建議
我國自2013年提出構建“一帶一路”戰略,2016年是夯實“一帶一路”戰略的一年。在資源有限的前提條件下,如何有效的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提高我國對沿線伙伴國的貿易出口是目前的一個問題,本文的實證結果可以給出合理現實的解釋。
1. 宏觀角度的思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與貿易比較優勢參差不齊,各經濟體對利益的訴求各異,相應的貿易便利化制度安排也不盡相同。要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便利化水平,必須著眼于宏觀角度的思考:
首先,要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便利化建設與區域協調機制建設緊密聯系起來。由于沿線國家所加入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存在差異性,導致沿線國家實施貿易便利化制度的取向存在差異。要與沿線國家構建雙邊為主、多邊為輔的政府間交流機制[12]。在推動構建政府間交流機制的同時,還要協調好各個國家新舊機制。在尊重各個國家原有便利化機制的前提條件下,由政府層面上推動創新型的貿易便利化合作機制。
其次,要在“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建設中強化國家間貿易便利化談判。區域性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通過國家間的磋商談判,在貨物與服務的進出口方面不斷加深便利化制度的廣度與深度,協定內國家的便利化制度更加開放、自由的方向發展。中國應當依托“一帶一路”建設,通過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新舉措,構建“一帶一路”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要著眼于區域內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建設,真正實現互聯互通。
2.微觀角度的思考
我們在著眼于宏觀角度思考的同時,從構建“一帶一路”貿易伙伴國的貿易便利化角度出發,在微觀層面上進行了思考:
首先,與沿線國家實現互聯互通,應當積極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貿易伙伴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陸海空基礎設施建設,更要考慮到信息設施建設,通關程序設施建設。充分利用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提供的平臺和契機,為“一帶一路”沿線伙伴國的基礎設施質量建設保駕護航。
其次,積極推進我國與“一帶一路”貿易伙伴國的商品流通建設,積極主動參與貿易伙伴國區域自由貿易區建設,提高貿易無紙化處理水平,縮短不必要的海關程序,提高海關行政人員的效率。中國海關總署2015年1月宣布,在全國海關和檢驗檢疫部門全面推行關檢合作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政策,該項政策的實施可以減少外貿企業30%的重復申報項目,并且可以節省25~30%的申報時間。另外,借鑒貿易便利化水平較高國家的經驗,加強我國與貿易伙伴國在海關部門、檢驗檢疫部門的深度協調合作,落實商品流通建設。
(責任編輯:張恩娟)
參考文獻:
[1]John S.Wilson,Catherine L.Mann,Tsunehiro Otsuki.Trade facilit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 new approach to quantifying the impact[J].The Wor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3(17):367-389.
[2]John S.Wilson,Catherine L.Mann,Tsunehiro Otsuki.Assessing the Benefits of Trade Facilit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J].The World Economy,2005(28):841-871.
[3]Allen Dennis, Ben Shepherd.Trade facilitation and Export Diversification[J].The World Economy,2011(1):101-122.
[4]APEC,Assessing APEC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1999 Update[R].Economic Committee,Singapore,1999:11.
[5]曾錚,周茜.貿易便利化測評體系及對我國出口的影響[J].國際經貿探索,2008(10):4-9.
[6]謝娟娟,岳靜.貿易便利化對中國-東盟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11(8):81-85.
[7]孔慶峰,董虹蔚.拉美貿易便利化對中國出口影響的實證分析[J].拉丁美洲研究,2015(4):12-19.
[8]孔慶峰,董虹蔚.“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便利化水平測算與貿易潛力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5(12):158-168.
[9]胡曉紅.論貿易便利化制度差異性及我國的對策——以部分“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家為視角[J].南京大學學報,2015(6):42-49.
[10]李光勤,郭秋麗,徐愛民、顧鋒娟.計量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11]岳靜.貿易便利化對我國與東盟成員國貿易的影響[D].天津:南開大學,2010.
[12]張茉楠.全面提升“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水平[J].宏觀經濟管理,2015(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