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光流轉至又一年的年末,繼去年年初一首《我要穿秋褲》的網絡“神曲”躥紅之后,今年關于“穿秋褲”的話題以一種輕松幽默的形式刷屏了朋友圈:把秋衣扎進秋褲,把秋褲扎進襪子,是對冬天最起碼的尊重。
這并不僅僅是調侃,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認真地選擇以這樣的方式順應時節的變化,在這些人當中,有不少是曾經把時尚看得比健康更重要、堅持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年輕人。天冷加衣,簡單的“穿衣法則”背后,體現的是對于健康的尊重,以及對于正確生活方式的選擇。
古往今來,健康,都可以稱得上是人類的共同愿望與不懈追求。德國著名作家、學者亞瑟·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在英國著名的歷史小說家和詩人沃爾特·司各特看來,“在地球上沒有什么收獲比得上健康。”多次蟬聯亞洲首富的實業家、慈善家李嘉誠則用親身體驗告訴大家,身體是事業的本錢,“我向來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我的一生中有一個原則是始終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對身體的鍛煉。”
將健康事業不斷推向更高的水平,是人民的期許,更是政府的重要職責。
近年來,全民健康的理念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身體健康。
去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今年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時,再次闡述了推進“健康中國”的決策部署:使全體中國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也是我們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8月19日至20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這次大會還確定了新形勢下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并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的方針。10月25日,國家《“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這也是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的健康領域的一個中長期的戰略規劃。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9次提到了“生活方式”。“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落實預防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實現全民健康”“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引導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點的健康生活方式”等等,已顯得刻不容緩。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每一個個體所選擇的存在方式,它主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直接關系和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和生命。把健康知識傳播到各家各戶,倡導國民選擇正確、健康、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無疑是一個國家對于健康、對于生命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