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中插畫是以一種藝術形式呈現(xiàn)在師生面前的。這種獨特的圖形藝術形式,已經(jīng)成為課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插畫不僅有畫面上的視覺沖擊力,還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更具備了美化書本,翻譯文字的作用。書中的文字與插畫遙相呼應,互相補充,能夠真實的凸顯課本的中心主題,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的“讀圖時代”已經(jīng)到來,人們對于視覺圖像越來越重視,圖像廣泛應用于各種媒介中。插畫這一古老而又時尚的視覺藝術形式,在課本中越來越彰顯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價值。
課文的第二語言就是課文中的插畫,一副立意新穎的插畫留給學生的印象有時甚至超過文字的魅力。插畫給予了學生第二次閱讀的機會。插畫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實效內(nèi)涵讓它成為課文有機的組成部分。插畫與文字的有機融合、互相印證,有利于學生高效的解讀文本。精美的插畫,藝術形式多樣的插畫,成為教師課堂教學視角轉(zhuǎn)變中應該關注的資源。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既然插畫是教材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便不可忽視這一教學資源。魯迅先生曾說:“書籍的畫,原意是在裝飾書籍,增加讀者的興趣的,但那力量,能補助文字之所不及,所以是一種宣傳畫。”一語中的,文本中的插畫對于延伸文字內(nèi)容大有裨益,對于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高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插畫是插在文字中間,有利于對文字進行解釋、組織、記憶、表征或提供背景信息的圖像。合理的運用插畫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讓課堂變得更加有魅力,要遵循插畫的使用原則。圖文一致的應用原則。要使用插圖所表征的信息與文本內(nèi)容有重疊的畫面。一定要選擇內(nèi)容支持文本信息的插圖使用。選擇性應用原則。不是所有的插圖都有它應用的空間和平臺,最好選擇具有解釋性信息明顯的插圖,學生會根據(jù)插圖判斷文本信息中令他疑惑的內(nèi)容。遵循閱讀基礎的應用原則。往往閱讀基礎差的小學生,對插畫會產(chǎn)生不合理的聯(lián)想,應用插畫時一定要關注到學生的基本閱讀技能,否則他們不會在插畫中受益。關注個體差異的應用原則。應用插圖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體的差異。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會比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使用插圖解讀文本的效果明顯。空間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會比空間思維能力低的孩子使用插圖效果好。
日常的教學活動在開展時,學生對圖文并茂的文本會產(chǎn)生超乎尋常的興趣。但是插畫如何巧用,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運用插畫開展教學活動要關注插畫與文本的聯(lián)系,要掌握恰當?shù)臅r機。
選編的教材內(nèi)容中,有很多故事中的人物對話、主題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甚至故事情節(jié)都會出現(xiàn)空白點。那么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根據(jù)文本中配置的插畫來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化的“腦補”,通過想象真實的走進文本所描述的故事情節(jié)中。就如古詩《村居》,短短四句詩的確是不能夠?qū)⑷宋锏膭幼鳌⒄Z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描寫清楚,這時,就需要教師適時的引導學生觀察詩后的插畫,關注畫中放紙鳶的幾個兒童,從圖上人物的衣著、神態(tài)、動作等展開想象,讓學生把一幅圖讀成立體的畫面。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所以,孩子們就將這四句詩勾勒成了一個生動又充滿生活情趣的小故事,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領略了古詩語言的無窮魅力。其實,這都是插畫的價值體現(xiàn)。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而個人認為,插畫卻是深化生本對話的有效載體,是展示學生個性體驗的廣闊平臺。這個平臺是公正的,是真實的,是實效的,更能夠傳遞力量的。長春版低年級教材中的課文故事性比較強,文中又恰到好處的配備了連環(huán)畫一樣的插畫,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有鮮艷的色彩,所以,教師恰到好處的指導學生借助插畫復述一番故事情節(jié),既是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又是完成了對文本的二次構想及解讀。插畫彰顯出的不僅是藝術魅力,也是在傳遞一種力量,是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力量。小學生的課堂是形象思維主導的,對生動具體有趣的插畫總是流露真心的喜歡。教師根據(jù)這一認知特點,導入新課就從插畫入手,課堂教學效果一定會趨于理想化的。
通常教學寫景的文本就由欣賞圖片而引出一系列的問題,順其自然的把圖和文鏈接到了一起。學生在老師的鏈接提問中梳理文本的內(nèi)容,領略文章創(chuàng)設的意境,同時,問題的拓展還能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感受能力。插圖是靜止的,無聲的,但作為文本內(nèi)容的體現(xiàn),只要教師鏈接得當,課文插圖就“活”起來了。而 “活”起來的插圖又會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文本內(nèi)容。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文本的價值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但是突破這樣一個統(tǒng)一的教學流程設計是困難的。有了插畫,就會事半功倍。插畫可以將文本的重難點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拼音《a、o、e》,多么枯燥無味,小學生認知中的a、o、e應該是趣味無窮的,可是事實并非如此,如果教師把握時機,利用課文中的插畫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把字母編入插畫中的故事里,學生們會很配合的參與編故事,既解決了重難點,又使課堂充滿了情趣。插畫能夠激發(fā)學生潛能中的興趣,使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高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