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以及“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本文圍繞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
師:(出示:“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誰來讀一讀,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名言嗎?(高爾基)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高爾基又有了那些了解呢?(指名說,師總結)師:這節課我們就來繼續學習14課《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師:這篇課文講述了高爾基與他的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哪兩件事,過渡:課文哪幾小節寫了栽花賞花?(3.4.5小節)請同學自己讀讀這三小節,想想高爾基的兒子為什么要忙著種花?(學生自由讀)師:一到放假,高爾基的兒子便去探望遠在小島休養的爸爸,到了那里他顧不上休息,而是忙著種花,這是為什么?(指名說兒子非常愛自己的父親。正因為這種愛,所以不愿在離開時讓父親感到寂寞,而留下鮮花,讓美麗的鮮花陪伴父親,為父親留下美好的回憶。師:原來,“只有10歲”的兒子這樣做,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向父親表達愛。請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三段,并且想一想,畫一畫:哪些詞語最能體現兒子對父親的這種愛?為什么?師小結導入:為了讓父親安心休養,不再孤獨寂寞,兒子在島上栽種了鮮花,當鮮花盛開時,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讓我們一起走入這迷人的鮮花世界吧。(師出示課件)
師:看著這滿地盛開的鮮花,請你展開想象說說在你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老師給你提供一個句式,先試著自己說說。(指名說)師:課文中也描繪了這一美麗的景象(出示課文),誰來讀一讀。指名朗讀,然后評議:“從他的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美在哪里?”在學生讀議時,教師相機點撥:你們覺得這段中,哪個詞把花兒寫得最美?(姹紫嫣紅)什么樣的花被稱為姹紫嫣紅?姹紫嫣紅是什么意思?(形容花色彩艷麗,種類繁多。)讀著這個詞你還想到哪些詞意思跟它差不多(萬紫千紅.五顏六色.五彩斑斕……)
(過渡)師:是父子間愛的力量讓同學們讀得這樣投入,這樣動人!正是這種愛的力量使得父親為遠方的兒子寫了一封信,(師出示課文7、8、9自然段)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可以默讀、可以大聲地朗讀、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讀。在讀的過程中,找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仔細讀一讀,想想它的意思。
師:有的同學不太明白,為什么留給別人美好的東西,自己的生活會多么愉快?放學時" "在公共汽車上" "讓座" " 受表揚" " 心情愉快" 在公園……在……師:假如在這些地方,高爾基的兒子一定會怎么做呢?你們再來假想一下:他在其它地方會怎么做
幫助盲人、幫助同學們解決難題…… 師:把我們剛才假想的概括一下,假如他時時處處都付出愛,為美好的人和事付出愛,受到別人的夸獎,那么他的生活就會很愉快。這就是爸爸的心愿。我們再來讀這一段話。(要是你……多么愉快呀!)
師:還有同學畫了哪一句?(最后一句)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自由談)
師:你認為這里的“給”指什么?“拿”指什么?(“給”是給予、奉獻。“拿”是向別人索取。)師:是呀,看到別人由于得到自己的幫助而愉快時,我們會感到由衷的欣慰,并且感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被人需要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幸福。這就是“給”比“拿”愉快的意思。(板書“給”比永遠“拿”愉快)(齊讀這句話)師;高爾基就是用這句話激勵兒子,把它作為人生的信條去奮斗,時時處處去關愛身邊的人和事。老師相信:隨著你們的成長,你們會漸漸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讓我們再來飽含深情地讀讀這封信吧(生齊讀789自然段)同學們,人生的真正快樂在于為別人付出,不在于向他人索取。讓我們都來做一個讓大家需要并為大家帶來快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