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深深的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在新課改下,如何使我們的課堂愈發顯得真實、自然、厚重而又充滿著人情味,作為老師的我更要關注的是蘊藏在課堂中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身臨其境的教師和孩子們才能分享的東西,要關注那些伴隨著師生共同進行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這些不斷與孩子們同步學習的過程中,我也獲得了很多新的理念。
作為教師,我們不但要傳授知識,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斷喚醒孩子們的學習熱情,點化孩子們的學習方法,豐富孩子們的學習經驗,開啟孩子們的學習智慧。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位有心的“烹飪師”,讓每一節語文課都成為孩子們“既好吃又有營養”的“語文大餐”!此外,我還認識到:一節好的語文課,新在理念、巧在設計、贏在實踐、成在后續。一節好的語文課,要做到兩個關注:一是:關注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認知需求,關注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是一節成功課堂的必要基礎。二是:關注語文:抓住語文的本質進行教學,注重語文思維方法的滲透,讓學生在觀察、操作、推理、驗證的過程中有機會經歷語文化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語文,樂學、愛學語文。此外,我認識到:一節好的語文課,提倡“簡潔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學風格,展現思維力度,關注語文方法,體現語文課的靈魂,使語文課上出“語文味”!而教師的“裝糊涂、留空間”也是一種教學的智慧和方法。
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我覺得我還是一個小學生,要學的東西還很多。而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并勇于到課堂上去實踐,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反思、調控,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會有所收獲,有所感悟的。在反思中得到提高,教育工作要有反思,我們教師工作也要有反思,我覺得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加強自身素質培養,真正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尊重。
課堂教學要多的是教育資源的收集和積累,巧妙組織教學。課前深挖教材,研究學情、教法;課上根據具體情況,抓住教學時機,巧妙引導,將教學活動引向深入,像吸鐵石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撥動學生思維之弦,激起積極思維的層層浪花,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漲的學習熱情。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課可以給學生創造體驗生活的機會。生活是語文不竭的動力,只有融入生活,才會為語文提源頭活水,才能讓語文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從而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創造經驗,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許多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都有一股“源頭活水”。因此,激活語文課堂教學,應在教學內容上積極引進“活水”,在教學思路設計上努力求新,把課上“活”,還要在教學方法上真正變注入式為啟發式,達到教與學此外,還應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表情藝術與體態語言,力求感染,引起共鳴。當然,若能輔以風趣、幽默、飄逸、灑脫的教學風格則更顯完美。
總之,一節好的語文課,在平時課堂教學過程中既要放開自我,也要與學生共同互動,讓學生在思考、討論、研究中找尋出路、得到提高,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怎樣上好一堂課,已成為每位教師應該關注的問題。讓我們以最高的水準去要求自己,不斷充實學習,才能更好的為祖國培養明天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