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表現。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學生的音樂表現力不足,對于歌曲作品的理解欠缺,學生不善于流露對音樂的喜愛之情,總之,現狀很不樂觀。如何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我教的學生中,能夠進行適當的音樂表現的寥寥無幾,這也讓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阻礙了學生的表現能力,如何克服種種困難,幫助學生將歌曲作品用正確的情緒表現出來,我將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理事長吳斌主任在專題報告中講到“唱會歌,唱好歌,會唱歌”的音樂課教學目標,我認為,這是學生富有音樂表現力的前提。
首先,唱會歌。我們的學生一節課下來,會唱歌的僅占全班人數的70%,有一部分同學整節課都不張嘴,不是交頭接耳的說話,就是拿著音樂教科書隨意翻看,音樂老師在講什么,唱到第幾樂句,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樣怎么能做到“唱會歌”呢?五、六年級的歌曲篇幅較長,歌詞也偏難,高段的學生在上過一節課之后甚至都不認識歌詞中的字,讀都讀不出來,怎么能唱出來呢;在唱會歌的基礎上,要把歌曲唱好。這就要對學生的音色做要求。音色處理離不開發聲練習,在發聲的過程中糾正學生正確的發聲位置,包括口型、共鳴以及嗓子和氣息的相互配合。要做到這些,老師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除了理論上的講解,老師現場的范唱能更直觀地傳遞給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遺憾的是,我在聲樂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強,自認為需要學習的聲樂方法還很多,這一點我盡力做到教學相長。少年宮新成立了少兒合唱團,聘請國家二級演員哈斯高娃作指導老師,聽到這個消息,我為孩子們高興的同時也暗自慶幸,上周六便去旁聽了一節課,在課上,老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和我都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在老師的指點下確實能找到以往沒有過的發聲位置,但是,可惜的是,過幾天又退步了,我認為這應該還是練習時間不夠的原因,當然,前提是要在有正確方法的情況下練習,因此,我計劃除了每周六晚上少年宮合唱團的旁聽之外,平時擠出時間和我校學聲樂專業的馮旭老師一起練習發聲,我想在教授學生正確的演唱方法之前先將自己的演唱水平進行提高、糾正錯誤的演唱方法。昨天在看中央三套的節目時,又得知了一個對業余演唱者來說的好消息,那就是,中國男高音之一戴玉強老師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戴你唱歌”大師公開課,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更近距離地向大師學習,學習者在歌唱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戴玉強老師的公益行為是眾多學生的福音。
最后,便是“會唱歌”。這一層含義主要就是對歌曲情感的傳遞,演唱者要把歌曲想要表達的情緒抒發出來,這就要求學生自信、大方、字正腔圓、繪聲繪色地進行歌唱。要很好地做到這一點,除了老師正確的引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歌曲中的內容和意境,對于歌曲的創作背景、作者的創作意圖、歌詞的描述內容等都要給學生交待清楚,盡可能為學生創造便于學習歌曲的情境,只有了解了之后,才能進一步理解,理解了之后再表現出來會更容易。小學音樂課的主要任務之一,便是歌曲的演唱,唱歌誰都會,但唱好并不容易,只有先唱會歌,才有可能唱好歌,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歌曲的表演表現,才算真正的會唱歌,縱觀學生現狀,唱歌水平和音樂表現力亟待提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些小策略在真正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需要音樂老師不斷地訂正、修改教學策略,以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