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訓練、培養他們的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而這一切又都離不開詞匯。詞匯是任何一種語言的建筑材料,是用來表達概念的,無論任何語言,詞匯不豐富必然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掌握一定量的英漢詞匯,是學好用好英語的基礎。我們知道,興趣是人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體驗影響下產生的一種積極探究的思維模式或從事某種活動的意識傾向,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產生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巨大的動力。在學習英語的啟蒙階段,怎樣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輕輕松松學好詞匯,進而培養其聽、說能力,是擺在我們小學英語教師面前的一個必須做出回答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筆者逐漸摸索出一條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新路子;利用實物和圖片教學。利用直觀教具進行外語教學,可使教學過程變得生動、形象、直觀,既可加深學生的印象,又可強化學生的記憶,能夠使學生的聽覺、視覺、動覺器官都參加活動,容易引起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為此,在詞匯教學中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教者特別注重利用實物和圖片進行教學,在注重引導學生注意教材上的單詞圖示的同時,自己還親手制作圖片,借助實物,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讀,加強小學生對實物、圖片的感受,使學生能夠較輕松地記住了所學的詞匯。例如在學習“”一詞時,教材上已有該詞的圖示,教者為了強化學生記憶,還多畫幾種其他樣式的書桌圖示,展示在學生面前。
機械記憶與理解記憶的有機結合。初學英語,加之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詞匯主要靠機械記憶。因為他們掌握的單詞量少,不易找出規律來。為此,在教學中,初學單詞時,要求學生多次重復,強行記憶。但又一味地簡單地機械記憶,隨著學生掌握的單詞量的逐漸增多,教者就逐漸引導學生用理解記憶的方法來掌握單詞.例如在學習sun和sunny兩個詞后,教者就指出sun是詞根,講清什么是詞根,詞根加上后綴就可以組成新的單詞,但意義彼此親密聯系,類似的詞還有:wind —windy;cloud—cloudy;rain—rainy—,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規律聯系記憶單詞。當然,理解記憶單詞的方法很多,諸如:拼讀規則法,詞形變化規則法,同義詞和反義詞、同類題材等等。但在小學階段主要是構詞法,其他方法只有偶爾涉及到時向學生加以說明。視覺、聽覺、動覺記憶相結合。根據感覺器官在記憶中的作用,記憶可分為視覺記憶、聽覺記憶和動覺記憶。從學習外語的角度來看,動覺指的是說、讀、寫的活動,在詞匯教學中,教者引導學生眼看、耳聽、手寫、口讀。如在學習eat一詞時,教者就先做動作,并讓學生看、聽、手、口并用,加深對單詞記憶的教學目的。
詞匯滲透在句子中,即進行句單位教學。小學階段學習的句型并不多,教者便充分利用有限的句型,將不同的單詞放進句中進行替代練習,這樣反復練習,不但使學生掌握了句型,更主要的是,對所更換的單詞的音、意、形掌握得更加扎實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把單詞、音標和圖示作成膠片,利用幻燈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朗讀的同時就能看清詞的意思,教者不必解釋,學生就能理解。如在單詞apple的教學中,教者寫出apple及['?р?],同時在旁邊再畫出一個蘋果,再畫出一個小朋友吃蘋果的動作,還能引出單詞eat,這樣,同學們在帶動做的動作圖示中得到了學習,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總之,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除了講究教學方法之外,教者還應注意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可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教授單詞,對日常生活中學生熟識的一些事物,能用英語的盡量用英語,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應及時給予解答,不能打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學習desk一詞時,學生就問“椅子”,教者就應及時告訴他們是 chair,并強調好讀音。此外,還要充分利用趣味性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以后學好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