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級的主要管理者,要管理好一個班級則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而且還要不斷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起著巨大的教育作用。這幾點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積累了不少經驗,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班級管理。
一、提高自身修養,引領班級和諧發展
1.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
打鐵要須自身硬。對于小學班主任,如果不注重自身修養,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不僅造成師生關系淡漠,更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甚至對學生的認知態度產生惡劣的影響,這對孩子的終身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因此,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律法規文件,了解各種教育案例,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熟悉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能觸碰的教育紅線。同時,對待班級學生一視同仁,用嚴謹的態度,負責的精神,實事求是的工作方法進行班級管理。
2.傾注愛心,增強人格魅力
愛是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對學生的關注不能僅停留在知識的層面,關注學生如何做人會對他的一生產生深遠的影響。如果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對待學生,像愛自己孩子一樣愛學生,這樣的老師也會得到更多學生的愛戴。在班級管理中,我經常進行換位思考,用孩子的視角思考學生,設身處地的幫助他們。孩子生病嘔吐在教室里,我會彎下身來為他清理掉身上和地下的穢物;孩子與鄰班的同學發生矛盾,我也會調查清楚,公平妥善解決;有的早熟的孩子對異性產生了好感,在同學中傳的沸沸揚揚而產生消極情緒,我更會和他一起談心,疏導他的不良情緒,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友情與愛情。
二、構建良好班級環境,營造健康團隊氛圍
1.建章立制,打造班級文化
良好的團隊意識是凝聚班級的催化劑。每當接手一個新班,我都會首先培養健康向上的班風,樹立班級榮辱觀,增強集體的凝聚力。和學生共同制定班規、班歌、班徽和班級發展規劃以及奮斗目標,使班級朝著良性發展的軌道運行。在班規制定上,從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選取學生需要努力改正的內容,結合核心價值觀中的自由、平等、誠信、友善等要求,從愛班、團結、友愛的層面制定內容,作為學生共同遵守的行動指南。
2.營造氛圍,改善班級環境
充分利用好班刊、教室墻報和教室外主題展示走廊這些資源,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營造班級氛圍。班刊上設置“班級動態”、“文明之星”、“進步標兵”等介紹,24字核心價值觀墻報與班級獎狀互相呼應,圖書漂流角擺放整體的圖書與教室內整齊的桌椅、干凈的教室形成靚麗的風景,教室外學生中華傳統文化書法作品和我的中國夢小報展示熏陶感染學生。
三、關注班級管理細節,培養學生責任意識
1.見微知著,關注特殊群體
細節決定成敗。多年的班級管理中使我深深地知道,班級中很多棘手的管理問題是由于教師沒有關注細節引起的。尤其是高年級的小學生,一些細微的舉動如果沒被洞察,往往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學習成績差、思想活躍、甚至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更需多加關注他們的行為舉止,發現問題因勢利導,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就更能有效地管理班級,使學生朝著健康和諧的方向發展。
2.明確分工,引導自主管理
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打造光靠班主任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發揮小助手的作用,使學生學會自主管理,民主管理,通過實際鍛煉,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有效利用小學高年級班干部的作用,參與班級管理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實踐證明,在高年級采取競選方式,安排值周班長輪換的方法很有效。值周班長根據學生特長,選聘體委、文委、學委、衛生委員和生活委員。各組之間互相監督評比。班級干部職責明確,運用常規性工作流程,每天向班主任匯報工作,即調動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培養了他們“敬業、友善、平等、民主”的工作作風和工作能力。
四、拓寬核心價值渠道,增強育人活動實效
1.道德日記書寫正能量
班級里采用“道德循環日記”的方法,記錄學生在班級、在家庭、在社會上發生的點點滴滴,積小愛而成大善。班級同學先從常任班干部寫起,然后到各組長、課代表進行道德接力,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為、所思所感傾注筆端,吐露內心世界最真實的體驗,我經常在文章后進行點評,一些優秀感人的文章,在班會上與大家交流,這些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實,比空洞的說教更為有效。
2.家校互動搭建關系橋
家校溝通是教育學生的有效手段。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班主任在常規家訪、召開家長座談會的同時,開發新的家校互動交流平臺,拉近了家長與教師的距離,對孩子在家庭和學校的行為表現起到很好的監督和溝通作用,如利用家長QQ群、手機微信、班級博客、校訊錄等形式及時與家長保持聯系,實現家庭學校聯手,共同提高。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知道我肩上的責任,每一名學生,對于老師來說,僅僅是幾十分之一,而對于一個家庭,卻是百分之百,是一位父親和母親的全部希望。班主任工作永無止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地為教育奉獻自己的一腔熱血,讓學生們在我的管理下積極快樂的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