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使語文的素養得到提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處于基礎和核心地位,它肩負著豐富語言積累,培養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語感,發展思維,提升語文素養的重要任務。那么,我們如何進行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呢?
1.把學習權真正交給學生,顯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目前的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教師獨占課堂的現象: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教師永遠是主角,學生只是教師的配角;教師只顧在課堂上“教什么”而不研究“怎樣教”,學生只知道“學什么”掌握不到“怎樣學”。教師沒有把學生當作充滿活力的生命個體,而是當作可以隨意修剪的花草;教師沒有把學生的差異當作一種教學資源,而是當作一種教學阻力。教師獨占課堂的結果是:教師教得特別辛苦,學生學得也痛苦。想要從根本上改變這種局面,教師必須要轉變自己的觀念,充分相信學生“愿意學”、“會學習”、“能學好”,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思維和學習的主人,顯示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讀書,讓學生自己去查生字詞,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所學知識的重點難點,讓學生主動去提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解答一些疑惑,讓學生自己去尋規律,讓學生自己去下結論。
要把學習的權利真正交給學生,就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學習。教師在課堂上要講少點,努力提高講課的針對性,學生懂的不講,學生自己能讀懂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懂的不講,教師自己都不明白的話不說,教師自己都不相信的話不說。教師要要利用好語言,講的好點,講得深入淺出,好的講授總是以信息量大、簡明、幽默、有文采、邏輯性強而吸引學生。師生互動學習不能偏離課本。例如有教師在講《三峽》時,用很多時間去探討三峽工程的作用、三峽工程對三峽地區生態環境的影響,課堂上聽不到朗朗讀書聲,看不到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賞不到對精彩文段的獨到見解,表面看上去似有“深度”和“廣度”,實際上是將語文課上成了“資料課”、“環保課”、“綜合課”,使得語文課喪失了語文味。這種遠離文本的做法,在無形之中消耗了學生大量的學習時間,是很不可取的。要把學習權真正交給學生,就必須給學生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新課程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教師更多的時候是把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的使命是為學生提供大量課程資源,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分析討論、交流合作。
2.注重自學指導策略
學習是學習者自身的活動。教學過程應注重學生自學,在自學、討論探究的基礎上達到知識的掌握。其實,在所有的學科當中,語文是最容易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科。在文學史上有許多世界級的作家如高爾基、中國的魯迅、郭沫若等都是自學成材的。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調查,學生提高語文成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教師的講解?是自學?是讀名著?是讀參考書?還是讀學生作文?出乎意料的是選擇教師講解的比例最低。從中不難看出,老師對知識辛辛苦苦的灌輸,實際收到的學習效果不是很好。
在教學中,正確的教學策略是盡量讓學生自己去讀書,老師作方法指導。對學生感到困惑的知識,教師要給予精要的講解。正如葉圣陶所說:“國文中排列著一篇篇的文章,使學生去理解他們,理解不了的,由教師給予幫助。”那么怎樣指導學生自讀呢?
a.努力培養自讀課文的習慣。
要求學生養成以下習慣:讀全文,熟悉基本內容;理清思路,把握文章要領;理解主旨,把握作者寫作的目的;學會批注,寫出自己閱讀之后的感受;提出疑問,學習質疑和探究;找出重要字、詞和句子,仔細辨析。
b.注重點撥和引導。
學生能不能自學好,老師起到主導作用。讀書是學生讀的,但要在老師指導下去讀的。教師要在點撥和引導上多下功夫。
c.重視引導學生寫讀書筆記。
學生在閱讀后寫讀書筆記有助于積累資料,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加深對閱讀的理解、記憶。讀書筆記的方法主要有:摘抄、寫讀后感、評論等。
3.發揮教師的主導性
所謂主導性,就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主要引導作用,教師好比一部劇中的導演,而學生們則是一個個優秀的演員。所以教師必須要時時刻刻關注著學生的表現,眼里始終要有學生。教師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語文本身是一門綜合聽、說、讀、寫能力為一體的基礎學科,所以課堂上教師要使學生愛聽、想說、會讀、能寫。積極的去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將一些問題生活化,使語文成為一門解決問題的學科。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一些笑話、幽默來活躍課堂的氣氛。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將問題化難為易。在引導學生學習《故宮博物院》時,我想讓一位學生上黑板補充出我所留白的板書,即從課文中找出故宮博物院從南到北的建筑名稱。時間過了許久,沒人敢上來做,面對這樣的局面,我靈機一動說:“會填哪里填哪里,填一處也行。”于是學生爭先恐后,最終完成的效果很好。課堂氣氛由沉悶變得輕松活躍。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學習并且能控制課堂的氛圍。
語文閱讀的教學在語文學習中很重要,也是素質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有效的閱讀教學會使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教師應該想法設法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達到實現語文閱讀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