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由于機器在長期使用后會出現墊子損壞、螺絲松動、導管因冷熱現象而變形或破裂,密封圈氧化以及漏氣、漏油等,從而誘發各種問題造成各種故障,降低農機操作精度,影響農機操作性能,最終影響農機農業生產效率,減少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有必要按時對農業機械進行保養與維護,以確保農業機械的高效運轉,提升農機作業效率。
一、農機具使用保養注意事項
1.電瓶保養按長期停放的有關規定進行堅持定期充、防電、外觀清潔、干燥,接線柱無銅銹、留在整機上保養的應拆下搭鐵線;及時拆下蓄電池搭鐵線,有條件的應按規定將蓄電池充、放電,延長蓄電池使用壽命。蓄電池應盡量放在干燥通風的環境,避免潮濕、擠壓和易造成腐蝕的環境。
2.各類罩殼、薄鐵皮件等易繡部件應補漆或全部噴漆保養,使外觀無銹斑,避免銹蝕。
3.及時消除收獲機外部堆積的雜草、泥土及堆放的其它物品,消除機械內部存在的稻秸、麥稈及泥土。
4.所有農機具在清潔保養、恢復技術性能的前提下,入庫時應分類排放整齊,放置合理。中拖要前橋墊起,前輪架空,自走式聯合收割機前割臺應用木板墊平,脫粒部位的糧食要清理干凈,防止老鼠鉆入咬環電線;各部件除按規定保養外,要用塑料布覆蓋。
5.收獲類機械所有必須潤滑的部位,應及時加注潤滑油,(選擇潤滑油時,更應根據不同季節、不同型號、不同機械的轉速功率要求,選擇更優質的潤滑油)從而減輕摩擦力,降低收獲機功率的消耗,提高收獲機的可靠安全性,延長收獲機的使用壽命。
6.及時更換帶病作業的零部件,修補支撐板、支撐架斷裂處,保證機械滑架技術定好性,外部設備銹塊嚴重的應全車噴漆后存放,要對照保養要求,對所操作的農機具加注潤滑油脂,擰緊松動的螺栓,檢查各零部件是否存在缺失,缺失部件要及時補換。
7.在啟動作業機械前必須檢查三角帶松緊度,過松過緊都會影響機械的使用壽命。
8.要定期檢查機油,查看機油標尺,及時加注機油。
二、農機具零件清潔方法
農機零件對于整部農機具的使用運轉具有重要作用,但對不同材料、不同精度的農具零件,應采用不同的清潔方法。
1.清潔油污
用鋁合金清潔液除油污。因堿溶液對鋁合金有強烈的腐蝕作用,而有機溶液又成本高昂,故當需修理較多的鋁合金零件時,可配置鋁合金清潔液進行清潔。一般采用硅酸鈉或碳酸鈉溶液加少量重鉻酸鉀來配置,加溫到30度到70度,可獲得最佳清潔效果。
用有機溶劑除油,為防止堿溶液對精密零件(如高壓油泵、噴油器等)的強烈腐蝕,一般可采用有機溶劑,如汽油、煤油、柴油、酒精等,對此類零件進行清潔,一般不需加熱。
用堿性溶液除油,對鋼鐵零件表面的動植物油脂和礦物油脂的清除,可采用堿性溶液加入少量乳化劑,經加溫后清洗,若采用壓力噴射除油效果更佳,清潔完后,應用加熱的清水噴射,沖洗掉零件表面殘留的堿性溶液。
2.清除積碳
機械法一般可用金屬劑、鏟刀及斷活塞環等鏟除積碳,但這種方法極易刮傷零件表面。對清潔精密配件上的積碳就不能用砂布和鋼刮刀,可以用木制、竹制的刮刀進行清除,也可在軟木板上來回摩擦清除。
化學法,即將零件放在配置好的化學溶液中,浸放一段時間,使積碳轉化松脫,然后將零件取出,用毛刷或棉絲擦除積碳,最好用熱水洗凈后使其干燥。
3.清除水垢
用火堿(苛性鈉)溶液,清除以硅酸鹽為主要組成部分的水垢時,可將2%至3%的火堿水溶液加入冷卻系內,待機車行駛1-2天后放出,用清水沖洗,然后再重復一次,最后用清水徹底清潔冷卻系統。
用鹽酸溶液,清除鑄鐵氣缸體等處水垢時,可將濃度為8%至10%的鹽酸浸2小時至3小時后排出,再用5%濃度的苛性鈉水溶液注入水套內,中和殘留的酸溶液,最后用清水沖洗幾次,直至清洗干凈為止。此法適用于清除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硫酸鈣等水垢。
三、對電氣系統的保養
1.要熟悉電路或電氣設備的構造、一般工作原理,掌握一般電器元件的功能。
2.要弄清楚電器線路的布局和走向,各電器之間的相互連接關系。
3.要定期及時檢查各電器元件聯結緊擰,及時清楚電器元件及線路上的灰塵,避免電氣元件受潮、漏水浸濕、跑漏電現象。
四、農機操作及維修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服務農業領域的農機種類日漸增多,且處于不斷更新換代之中,且隨之而來的農機故障種類更是琳瑯滿目。因此,順應農機維修的發展要求,出現的故障問題力求盡快得到排除,農機操作人員及維修人員應隨時更新文化知識,加強對相關農機產品的了解,分析不同機械的故障產生的異同,相互間聯系構建系統化故障排出體系,同時維護維修人員應綜合比較各種故障方法,力求采用最佳的排除方法解決農機操作故障的問題,力求達到及時保養與維護,切實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從而增加農機經濟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