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反復、不斷復習鞏固的過程。
說到小測我們并不陌生,因為我們在教學中經常要用到試題做練習,單元結束后我們要命題對學生進行檢測。這樣操作可以說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訓練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運用知識、訓練技能技巧、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師掌握教學情況、改善教學行為的重要措施。練習與測試在學生的數學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學生解決會不會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教師設計的各種練習來進行的。優化練習設計、命好習題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舉措,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優化練習、做好小測設計,需要:
①關注情感、體現人文關懷的原則" 《課標》提出:“對學生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重要關注他們在學習生活中的變化和發展”。因此,試卷傳遞給學生的應該是:試卷是一份期盼的人文關懷,消除學生緊張和恐慌的心理的答卷,使孩子們感到題目既有趣,又輕松,縮短學生與試卷之間的距離,把測試變成極富情趣的智慧之旅。設計體現人文關懷的導語,因此編制試卷應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消除他們對小測試的恐懼心理,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②關注差異、滿足不同需求的原則" 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這是課標中的重要理念,試卷命題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們在命題時既關注后進生和中等生,又關注優等生,滿足差異發展,對于不同層次、學習能力有差異的學生,讓其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從而使不同學生的數學能力都得到展示,學習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試卷在注重基礎知識考察的同時,另設有梯度的試題,給有能力的同學施展才能的空間,鼓勵他們向知識的更深、更廣處發展,讓學生明白學無止境。設計一些題型新、方法活、一題多解以及學生有創造性解答的題目,這樣來激勵優等生,為他們提供充分施展才華的空間。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看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新的學習動力;③ 靈活開放,注重開放性原則" 人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所隱含的條件往往是客觀隨意的,所呈現的答案也是豐富多彩的,這種開放性的數學問題,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創新的機會,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一作用也已被大家所認可:學生能從這些題目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進而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但開放題不宜過多,要適度,真正體現出數學的價值;④ 聯系實際,突出應用性原則" 學生最終要走向社會,學習與考查唯有反映社會與生活的要求,把課程與學生生活之間聯系起來,學生要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廣泛聯系,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命題時要擴大視野,設計出應用性的試題,但一定要遵循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不要為生活而生活,為應用而應用。 命題的內容要準確反映前面單元(或章節)的教學重點與難點。
小測以后,試卷評講是各科教學的一種重要內容,其根本目的是糾正錯誤、分析得失,復習鞏固提高。但是,當前的試卷評講教學中普遍存在機械地采用逐題對答案、改正錯誤、就題論題、面面俱到的問題。
一、試卷評講幾種誤區
核對答案。這種只核對答案而不進行評講的形式,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一些選擇題、判斷題、應用題、綜合題等根本無法知道為什么是這個答案,更談不上對評講內容的鞏固、強化,以及學習能力的提高。
逐題評講。一些教師從試卷的第一題開始,一講到底,題題不放過,這樣講一張試卷往往要花上兩三課時才能評講完。這樣,既浪費學生有限的時間,也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收益甚微。
重點評講。對多數學生做對的試題不評講,錯誤較多的試題采取重點評講。這種做法雖比前兩種好,但仍然是教師講、學生聽,形式單一,就題論題。學生的收獲只會解一道題,不能旁通一類題,未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及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試卷評講的基本環節
1.宣布考試基本情況。在講評開始先向學生簡要介紹這次測試的基本情況。即最高分是多少,優秀率為多少,及格率為多少,以及各分數段的人數,試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但不公布每個學生的具體分數和在班上的排名。雖然教師不應公布每個同學的分數,但應做好成績統計和試卷分析,提出試卷解答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等;2、針對錯誤進行評講。試卷評講課絕不能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師要清楚地了解到學生中存在的最突出、最主要和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問題,應有針對性和側重性地在試卷評講課上進行解疑糾錯和查漏補缺;3、擺出問題讓學生探究。教師把存在問題擺出來,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或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自主探究,自己解決。因為這樣做印象會更深刻,不易忘記。
三、試卷評講的一般策略
要上好試卷評講,提高講評的教學效果,應采取以下措施:
1.講評及時準確,分析錯例及原因。測驗是學生獨立思考最好的實踐。測試后應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講評。然而,講評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反饋信息的準確與否。筆者認為,講評課不可能從頭到尾,面面俱到,而應該是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教師在每次閱卷后,講評前都要認真檢查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各題的錯誤率,細致診斷學生的解答,找出錯誤的癥結,弄清哪些題目錯得較多,錯在哪里,學生需要何種幫助,等等。這樣,試卷評講課建立在學生知識缺漏的基礎上,建立在學生思維遇到阻礙的基礎上,集中了學生易錯處和典型錯例的分析,就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印象,從而提高課堂效果;2、注重學生心理,分析思路和規律。試卷評講課的教學過程中,表揚激勵應貫穿于整個講評始終,從試卷中捕捉每位學生的閃光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感等積極因素,激發勤奮好學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