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目標:1.能有情有味地朗讀詩歌;2.掌握通過抓住詩中的物象體會意境的方法;3.能初步有意識地關(guān)注詩歌的語言。
能力目標:聆聽歌曲,感悟詩歌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文學修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反復朗讀中培養(yǎng)閱讀興趣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美、
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學重點:誦讀詩歌,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突破方法:運用適當?shù)囊魳泛彤嬅鎰?chuàng)設(shè)意境,再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
將學生帶入詩歌的情境中,然后讓學生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語言,使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詩歌,會讀詩歌,熱愛詩歌。
教學方法:朗讀法,聯(lián)想想象法,點綴法。
教學過程:
一、引言
有一種讓人愛得近乎心疼的文學精靈,它就是詩歌;有一種讓無數(shù)文人學子如癡如醉的藝術(shù)神魔,它還是詩歌!的確,詩歌的藝術(shù)光芒能照射到讀者的心靈深處,激發(fā)讀者的靈感,感召讀者的人生。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幾首詩歌。
二、新授
(一)1.歌曲欣賞:《濤聲依舊》
2.欣賞唐詩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賞析提示:①詩眼:就是詩歌當中集中流露和具體體現(xiàn)作者思想感
情的字詞或者語句,是理解詩文的關(guān)鍵所在。抓住詩眼
就能夠體會詩歌的主旨;②賞析:詩人描繪了江南秋夜的景色,創(chuàng)造出了情景交
融的典型化藝術(shù)意境。
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繪的對象融合為一體產(chǎn)生的藝術(shù)境界。
賞析小結(jié):傾聽一個故事——掌握詩眼
讀會一首唐詩——理解意境
教你一招技巧——牢記要素
讀詩要素“三有”:眼中有詩,腦中有畫,心中有情
(二)1.歌曲欣賞:《月滿西樓》
2.宋詞欣賞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賞析提示:
①老師范讀,學生思考討論: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②齊讀后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情感?你是從哪里看
出來的?
③聽歌:《月滿西樓》,從優(yōu)美的旋律中感受纏綿的相思之情。
④你所知道的配曲譜的古詩詞還有哪些?(學生演板)
(三)1.歌曲欣賞:《東風破》
2.歌詞美讀:
東風破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后/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游 /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 /不忍苛責我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么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墻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jié)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憶思念瘦 /水向東流 /時間怎么偷/ 花開就一次成熟/ 我卻錯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墻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jié)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歲月在墻上剝落 /看見小時候 /猶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 而如今琴聲幽幽/ 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誰在用琵琶彈奏 /一曲東風破 /楓葉將故事染色/ 結(jié)局我看透 /籬笆外的古道/我牽著你走過/ 荒煙漫草的年頭/ 就連分手都很沉默
3.品味語言
4.賞析心語:
歌詠詩詞,你靜靜地聽,感受意境美,將會眼中有詩;
歌詠詩詞,你美美地讀,體會情感美,將會腦中有畫;
歌詠詩詞,你娓娓地說,領(lǐng)悟語言美,將會心中有情。
三、課堂小結(jié)
在朗讀中探求詩歌意境之美,不僅可以更好的理解詩歌的內(nèi)涵,而且可以陶冶我們的心靈。在以后的閱讀中,既要注意對意境的探求,也要注意作者感情的抒發(fā),還要注意語言的品味。將景、情、意三者有機結(jié)合起來,從而更好地感受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
四、板書設(shè)計(略)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一剪梅》;2.課外多讀好詩,典藏歌曲,并養(yǎng)成摘抄和批注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