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指出:“一日生活環節的存在都因為幼兒需要,都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偏重或輕視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破壞幼兒生活整體的平衡,都可能帶來幼兒學習與發展上的偏差。”在《指南》中,對過渡環節的說明只是一帶而過,但是通過與孩子們一天天的生活、學習和游戲,我發現幼兒園生活中的過渡環節是一天中最亂的又是幼兒較為快樂的時間,孩子們都在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玩著自己喜歡的游戲,但是由于班額大的問題,沒有教師的組織或一定的規則,幼兒是非常容易發生意外,而且建立的常規也會被破壞,所以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幼兒做事有規律,又不阻止幼兒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為幼兒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教師該做點什么呢?
【關鍵詞】幼兒園 大班 過渡環節 組織策略
教育部印發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的頒布對幼兒園的教師和家長都提出了更適于各年齡段幼兒身心成長規律的教育目標和建議。在《指南》的學習和指導下,我對班級活動的組織又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綱要》頒布時,我的關注點放在了領域教學、游戲教學和區域活動中,這幾個環節是組織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基本點,但通過學習《指南》有了更新、更深層次的認識,《指南》中指出:“一日生活環節的存在都因為幼兒需要,都各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偏重或輕視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破壞幼兒生活整體的平衡,都可能帶來幼兒學習與發展上的偏差。”所以,我更加重視了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細節的組織,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幼兒園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在《指南》中,對過渡環節的說明只是一帶而過,但是通過與孩子們一天天的生活、學習和游戲,我發現幼兒園生活中的過渡環節是一天中最亂的又是幼兒較為快樂的時間,孩子們都在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玩著自己喜歡的游戲,但是由于班額大的問題,沒有教師的組織或一定的規則,幼兒是非常容易發生意外,而且建立的常規也會被破壞,所以為了防止意外的發生,幼兒做事有規律,又不阻止幼兒干自己喜歡干的事情,為幼兒后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教師該做點什么呢?通過一學期的琢磨
和實踐,總結了一些小策略:
一、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
幼兒園中的一日生活指的是什么,用杜威的話說,就是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的全部精力,是幼兒生命充實與展現的歷程,是“個體在參與、體驗、創造中,利用環境自我更新的歷程。”同時《指南》中又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幼兒的學習無論是內容還是方式,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而對于過渡環節沒有做具體的定位說明,但通過我在日常生活、教學、游戲中看到的感受到的,我總結出的過渡環節內容就是:晨檢時間、三餐前的時間、離園等待家長的時間。在這幾個時間段幼兒們似乎感覺完成了今天的任務似的,想自由的放松一下,于是就出現了班級“大雜燴”的現象,有三三兩兩聊天的,有滿地落跑的,有玩玩具的,有看書的……,看到這教師又心急又頭疼,怎樣能建立好的常規,讓幼兒有事干,又能貼近他們的需要,快樂的渡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針對這樣的現象我們也做出了應對的策略。
二、幼兒園大班幼兒過渡環節對的組織
(一)大班幼兒的特點
1.性格特征明顯。大班的幼兒一般在5-6歲之間,這時期的孩子,性特征有了較明顯的表現,其中最突出的是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這一時期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自我評價的能力上。兒童的自我評價從依從性評價向獨立性評價發展,他們不再輕信成人的評價,當成人的評價與兒童的自我評價不一致時,他們會提出申辯。同時,兒童的自我評價開始從個別性評價向多面性評價發展,例如;大班兒童在評價自己時會說:“我會唱歌跳舞,但畫畫不行。”
2.合作、規則意識逐漸增強。他們逐漸明白公平的原則和需要服從集體約定的意見,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紹、解釋游戲規則。比如,在小舞臺表演游戲中幾個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語言、動作等進行表現,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規則意識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學習著控制自己的行為,遵守集體的一些共同規則,例如,游戲結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上課發言要舉手等等。但這一時期的兒童對于規則的認識還沒有達到自律。
3.手指小肌肉快速發展。這時期的幼兒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運用手指活動,例如,靈活地使用剪刀,會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種造型等,還能正確地使用畫筆、鉛筆進行簡單的美工活動。
(二)過渡環節的具體組織
以上敘述說明了5-6歲幼兒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根據幼兒具體的特征,我班按特點設計了這幾個環節的活動。
1.晨檢時間。我班的晨間檢查工作與幼兒點名工作是聯系在一起的,教師會在點名時觀察幼兒,在集體點完名后會摸著每一個小朋友的頭進行人數清點,同時也是為了近距離的觀察每一個幼兒。晨間的時間很短暫,一般只有10分鐘左右,所以在點完名后,我班會根據當天區域活動情況進行點評或進行新聞播報,最后請值日生更換班級天氣預報,最后上課。這個環節看似簡單,但蘊含的實際內容卻很多,數人時幫助幼兒練習了唱數和序數,區域小結和新聞播報,發展了幼兒發現問題事物的能力,學習了如何吸收信息,同時鍛煉了語言組織和表達的能力。更換天氣預報這一環節,一方面增強幼兒對時間的感知,知道四季的季節變化,另一方面讓幼兒慢慢懂得大自然與人類密切的關系。
2.三餐前。三餐前我班的組織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值日生工作,班中的值日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值日內容,準備吃飯的碗盤勺和擦嘴紙,另一部分就是班中每天換一個幼兒帶領大家做手指游戲,當然每周教師會抽一天的時間教一個新的手指游戲。